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2020-10-22 10:29:00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既是对广东和深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全国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部署。

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下,有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这一大变局的演进。双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叠加,催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呈现纵向收缩、横向集聚的内向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我国14亿人口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尽管如此,我国结构性供需失衡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其根源在于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高,供给体系不能灵活、有效地适应需求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限于生产能力和水平,以满足中低端需求为主,而包括高端设备、机器零部件、材料、消费品在内的高端制成品不得不依靠进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新变化,高品质供给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低端供给闲置;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如高品质农产品和法律咨询、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医疗、家政、养老等高端服务,尚未能较好满足快速增长的国内多元化需求;基础设施服务限于网络化和配套连接程度,导致服务供给效率不高。

全面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主攻方向。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掌握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二是丰富技术创新主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共同技术研发基地,实现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抓紧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孵化器,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注重产业链和同业协同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实现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跨越,摆脱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加快产业融合升级,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动力源泉。一是推进制造业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立足我国制造业大而全的优势和服务业发展渗透性强的特点,向服务型制造、智能化制造和柔性制造转型,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进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农村金融、物流、租赁等涉农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兴农业产业。三是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利用国内数字企业和接入互联网人口规模的优势,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包括生产流程、管理和商业模式在内的新供给,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壮大新增长点。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坚实保证。一是尊重企业与市场的主体地位,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过分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地区、行业层面体制机制障碍。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破解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要素。三是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际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人才自由流动,落实人才扶持和奖励政策,提供相关配套保障,吸引国内紧缺高端留学人才回国发展。

紧抓产品服务供给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主要任务。一是进行广泛深入市场调研,摸清消费者偏好、消费方式以及消费习惯,以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生产营销,促进供给多样化。二是支持企业连锁化、品牌化集聚发展,促进商品消费提挡升级和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集中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树立供给信誉。三是加快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和监管,提高农产品、装备制造、工业制成品、工程建设、服务的生产和管理标准,特别是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以高标准倒逼供给品质提升,推动高端消费回流。四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推广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注意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统筹各方配套企业资源,形成采购链、供应链、生产链的国内闭环。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的有力支撑。一是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才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人才要素的供需均衡。二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参与办学,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办学格局。三是注重培养具有职业化和国际化素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于倩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