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把全部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
——读刘愿庵写给妻子的遗书
2021-04-19 15:51:00  来源:新华日报

“我现在准备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了我的一切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的党。”“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一刻懈怠、消极。”1930年5月,共产党人刘愿庵在重庆被捕就义,时年35岁。遇难前夕,他提笔给妻子写下这封遗书。

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愿庵弃学奔赴南京,参加学生军,声讨袁世凯;在四川,他为发展当地的党组织,发动工农运动,组织武装斗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此身纯为被压迫者牺牲,非有丝毫个人企图”,昭示着一位革命者的远大抱负,也是刘愿庵对自己一生的简要总结。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革命事业:“我虽然死了,但对党还是应当受处罚的”,对自己的工作疏忽作出深刻检讨;“无产阶级的意识是不能被抹杀的,这是中国的一线曙光”,对祖国的未来和共产主义的前景充满希望。在遗憾与希望中,更加凸显了其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

一批批像刘愿庵一样的仁人志士,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踏入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历史洪流中。是什么让他们毅然投身革命事业,又是什么让他们在身处危难之际依然淡定与坦然?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方志敏直至牺牲前夕在狱中依然用手中的笔与敌人作顽强的斗争,“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刘愿庵在给表姐夫的遗书中写道,“我除了服从真理之外,绝不会服从于其他”……字里行间流淌着共产党人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舍生取义的坚定意志和崇高信仰。正是这份如钢铁一般坚硬的信仰,让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向心力,始终拥有勇立潮头的不竭动力,不断书写事业的新辉煌。

革命先烈既有民族大义,也有常人的爱情、友情、亲情。“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有情的归宿,都以服从党的意志、人民的需要为前提,“小我”让位于“大我”,“小爱”服从于“大爱”。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刘愿庵深情写下:“我最后一刹那的呼吸,是念着你的名字”,并劝慰勉励妻子把全部的爱他的精神灌注在事业上,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将思念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将“小爱”融入“大爱”中,继续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坚守初心使命、实现民族复兴,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既承载着革命先烈的深厚情感,又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是个人生死存亡和时代巨变的深切交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但前方依然有许多艰难险阻,依然有不少风险挑战,依然需要以崇高的信仰、坚定的毅力继续“他们开创的事业”。重读一封封红色家书,能让我们从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继续前行。

杨 丽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