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
——读许包野的家书
2021-05-14 17:0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你我失去一人之生命,或许可以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一个小时;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1935年春天,许包野因叛徒出卖在南京英勇就义,年仅35岁。八十多年后重读烈士的遗言,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在雨花英烈中,许包野的学历最高。他早年留学欧洲,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坚持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在长期与家人分别的过程中,许包野鸿雁传书,倾诉衷肠。在信中,他一再请求父亲资助没有文化的妻子进城学习;在信中,不忘叮嘱妻子:“我现在所希望于你者,只要你能把中国文学通,中国字能写得雅正,此外我倒没有什么奢求……”字字句句,写满了一个年轻求知者、革命者对亲人的惦念和嘱托。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英烈们,哪个不是血肉之躯?谁人没有父母亲友?一封封红色家书里,自然流淌出的“情”最是平实、感人。这种“情”,首先是朴实无华的亲情、心心相映的爱情、相互砥砺的友情;这种“情”,也是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一腔爱国志、拳拳报国情;这种“情”,更是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绝不背叛信仰的凛然大义、一片赤诚。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成为我们今天重温红色记忆、记取不变初心的一个重要线索。

刀尖行走,心向光明。英烈们笔下的“情”,句句直指内心。从柳志杰烈士的“愿将寸草心,化作光明火”,到吕惠生烈士的“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再到李得钊烈士的“我说灯蛾死可贵,粉身碎骨向光明”……那一代人的共同理想,就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穷人有饭吃、有衣穿,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他们不惜把自己的“情”移去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为追求光明而勇于献身。“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这种超越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想、信念,也是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殒身不恤的强大精神动力。

读其字、知其事,感其情、念其人。英烈们留下的红色家书,是中国革命史中特别令人荡气回肠的重要篇章,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值得用心诵读和感悟的生动教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重新捧读红色家书,就是要让目光穿越百年“赶考”的艰辛历程,知所从来、明其将往;就是要让内心在感悟先辈的接续奋斗、英勇牺牲中接受洗礼,坚定初心、勇毅前行;就是要让灵魂在重温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中自我净化,拒腐防变、永葆活力。

左中甫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