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走好新时代文艺事业“赶考路”
2021-12-07 15:38:00  来源:新华日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展望国家和民族发展美好前景,向全党发出了奋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挥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化力量,通过文化精神来凝聚共识、鼓舞人心、砥砺前行。文艺工作者要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大有作为,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答卷。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学思践悟举旗帜,在把握大势、辉映时代中展现新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其精神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属性、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释放出强大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伟大事业离不开旗帜引领,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核心观念、时代意义与指导作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真学真信真用上见成效,持续深入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在深入理解中自觉执行、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伟大征程离不开核心领航,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要与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与新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培根铸魂育人心,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续写新篇章。“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把目光投向祖国的山川、大地、河流,聚焦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观照改革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铸魂使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襟怀,拥抱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为全社会营造崇艺尚美的浓郁氛围,引领大众审美取向与精神境界,涵养全民艺术素养与审美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诗意栖居。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牢记使命聚新力,在文以载道、以艺弘道中展现新作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文艺作为文化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既要因时而兴、乘势而变,表现社会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也要坚守本色、厚植底色,萃取历史精华,挖掘文化精神,彰显出正大气象的厚重与历久弥新的恒远。新时代的文化多样化、观念多元化持续推进,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激烈,我们要通过文艺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让文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深入领悟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和责任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讲清楚党领导文艺的历史传统,讲清楚中国革命文艺和人民文艺发展的文化积淀,讲清楚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规律,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从而充分反映中国当代的伟大实践,做中国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和讴歌者。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乘势而上兴文化,在守正创新、承古开新中磨砺新创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度,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其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和永久魅力。新时代文艺工作要摸清文化家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内涵更多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优势,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的创造性融合,在创新方式、多元表达、科技赋能中改变文艺创作的生产格局,催生文艺新形态、新观念和新实践。

贾 韬(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