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章
2022-02-18 14:57:0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者按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22年江苏发展与分析展望》一书正式上市。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撰写主报告。报告分析了江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建议,要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具国际经济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持续提高文明程度与社会活力。

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具国际经济竞争力

发挥省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畅通生产要素流动,要利用产业链“链长”的整合能力统筹协调不同行政区对于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促进各类要素进行集体效率的优化。衔接产业链上下游,牵头制订涵盖中小微企业的产业链地图并动态调整。优化政策环境,相关部门创新政策供给方式,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粤港澳等地的政策比较与对接,促进产业链政策与环保、安监、消防等监管政策的协调,形成发展合力。

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的协作配套作用。完善大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市场定位,加强大企业对产业链的需求驱动,推动江苏优势产业链上的大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样本客户制度。鼓励中小微企业保持战略定力。中小企业应避免盲目跟风,频繁改变经营策略与目标方向,在发挥财富效应合理激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资本过度介入对于企业向“小巨人”成长的不利影响。

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升级作用。以培育数字经济生态为导向优化发展环境。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设计让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政策设计上实行分类支持,大力发展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下游应用商业生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运用的便利化、提高政务数字化水平等是生态建设的应有之义。

发挥省内全域一体化的区域协调作用。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进地区产业垂直分工,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培育区域金融、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消除行政壁垒,鼓励企业跨行政区开展兼并重组。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尽快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和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修订《江苏省招标投标条例》,完善市场监督体制,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实现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高品质生活有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形成经济良性循环。要把发展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鼓励具有引领性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通过合理的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江苏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个尤为重要的再分配机制是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要把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战略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调高”“扩中”“提低”加快形成橄榄形收入群体结构。要把扩大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作为关键抓手,着眼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持续排查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突出民生问题,对照高品质生活要求持之以恒加以解决。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建立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首先,需要在观念、理念、精神方面有所作为,提高公益慈善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其次,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法治环境。最后,公益慈善组织自身要加强自律。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规范慈善行为,不断加强自身的公信力。要把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帮扶体系作为兜底要求,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推动居民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无缝衔接,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让促进共同富裕的有益因子充分激活。

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

以生态产业体系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循环转化。关键是要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生态产业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依法管理,有序推动,通过绿色发展平衡好长短期利益。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化服务,规范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建设,组建行业协会或联盟,促进生态产业协同发展。

逐步推进工业领域终端能源电能替代。生产制造领域的电能替代需要结合产业特点进行,根据大气污染防治与产业升级需要,在工业生产中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改造,提高用电生产工艺的应用比例,将传统使用化石燃料的工艺改造为电气化生产工艺。同时,提升能源系统智能化水平。以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为中心,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建设“坚强、智能、高效、集成、协同、灵活、互动、泛在”的智慧能源系统。

不断完善“美丽江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一是建立一体化环保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二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开征环境税,试点完善资源税,加大各项资源税费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产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基金或江苏环保专项资金,实现生态补偿方式多样化。三是创新区域环境经济政策,深化和完善各类环境政策试点。比如,率先实施环境税费改革,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管理的补偿与赔偿政策,实行清洁能源供应保障与补贴政策等。

持续提高文明程度与社会活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一是在把握方向方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创新途径方面,要注意立足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文脉”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在文艺创作方面,要鼓励创作者聚焦新时代、聚焦新江苏创作精品力作,进一步扩大江苏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人民的需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现代网络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机制,从而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协调地相互促动。

推进秩序优良与活力彰显并重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方面,坚持重心下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要把握乡村变迁和振兴规律,构建更加适应群众需求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要加强源头治理,让城乡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智能治理、精准治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和抵御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仗。提高风险预防和处置能力,建设韧性江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责任落实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事项有效落地。

夏锦文(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