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引领文化一体化发展
2022-05-27 19:17:00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地区的历史文化图景复杂多样,寻求能将多元区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倡导共同的“江苏精神”“江苏符号”和文化协同引领,成为当前时代对江苏文化整体繁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导的第一个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江苏正在抓住机遇,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江苏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

大运河文化在江苏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大运河江苏段是多元一体江苏文化的经典符号。大运河将江苏境内散布的大小城乡聚落编织成网络体系。主干道由北向南依次将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设区市的37个县(市、区)相连。大运河水运网络在江苏境内贯通大江南北、淮河上下、江海之间,将境内的吴越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江海文化、海洋文化等不同的地域文化有机串联起来,把江南的经济中心与北方的政治中心,把地处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原腹地的陆上丝绸之路,把两淮盐业生产之地与淮盐的广大行销之地相互连通,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江苏运河文化系统。得益于频繁丰富的经济政治活动,大运河沿线地区文化昌盛,名人辈出。可以说,大运河文化代表了交流互通、兼容并包的精神气质,是能够聚合江苏多元文化的核心力量,也是多元一体江苏文化的经典符号。

大运河江苏段是构建江苏文化发展共同体的重要廊道。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留下独特而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江苏境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长325公里,占运河全线的1/3。沿线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5项。

当前大运河江苏段完成了全面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并付诸实施,沿运河各市数以百计的重点文化项目在开工建设。可以说,大运河是构建江苏文化发展共同体的重要廊道。

大运河文化带是江苏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轴。江苏是大运河文化带的起源地、核心带。全省13个市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讲好运河故事,推进跨文化理解,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全面提升大运河文化建设质量助力江苏文化一体化的建议

针对当前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格局,发挥大运河文化带的引领作用恰逢其时。

做好顶层设计,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重点工程纳入江苏文化一体化发展及实现全省平衡充分发展和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相关规划。依托吴越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等大运河沿岸的区域文化高地,深入挖掘和彰显它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关联,建设大运河江苏段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让大运河文化价值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强化调查研究,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江苏文化一体化内涵研究阐释。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系统调查研究大运河与江苏各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探究大运河对江苏文化一体化的影响。建立大运河文化与江苏文化一体化研究机构、智库、文献资料与信息中心、交流论坛等。

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为江苏文化一体化研究提供智库支撑。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动态管理,提高文化遗产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借助大运河干支流轴线,加快地域特色文化整合,整体打造江苏文化发展“高原”。以大运河水运网络体系为依托,推动江苏沿大运河干线和支线上的吴越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江海文化成为各显特色又互为支撑的“文化高原”,使之成为江苏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推进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与城乡融合,助力江苏文化均衡发展和服务全体人民。目前大运河文化的有关项目主要集中在运河干线城市地区,而许多具有大量运河文化资源的乡镇、村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运河支线相关文化建设项目较为滞后。建议做好沿线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修复,全面提升建设品质。

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协作机制,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繁荣发展。建立江苏大运河文化建设与江苏文化一体化协作机制,推动江苏地区间常态化协作。将各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转变成推动江苏文化一体化的动力源。打造规模化、集约化、高品位的文旅及文化产业集群,推出江苏运河文旅精品线路和文化产业品牌。

贺云翱(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