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
2023-04-04 08:0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宏阔视野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在新时代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议题。

深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流淌在其精神血脉之中,植根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只有通过深化红色教育,才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作为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当代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亟须正确的引领,高校应不断创新和深化红色教育,引导青年一代通过赓续红色血脉,烙印红色记忆,自觉承担起时代大任,做红色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与忠诚践行者。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红色文化精品,系统梳理现有红色资源底数,将其归档入册,全面掌握各个红色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红色资源进行相关规划,结合新时代红色教育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红色资源,同时及时制定出台保护红色资源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红色资源保护环境。高校应进一步拓宽红色教育的主阵地,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道德意识强、爱国情怀深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红色教育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一方面,高校可以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相应的党团活动或者设立相关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创新力与感染力。

将“四个自信”与“三全育人”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培育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场所不能只在于课堂,而应与高校“三全育人”的教育改革有机结合,实现高校全员合力、全过程贯通、全方位深入地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

“全员育人”是指,包括学生本人、家庭成员、学校教师以及行政人员、各种社会力量等能动性要素共同参与到育人之中,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引导育人主体主动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要不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家长持续教育的家校合作意识,同时高校各岗位的教职工共同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从而达到合力育人的目标。“全程育人”强调,从学生的入学到毕业,教育到管理、帮扶等各个环节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学生入学时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厚植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青年学生的家国担当,在学生毕业时也要勉励毕业生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全方位育人”是指,育人效果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就高校而言,要做到“五育并举”,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到课程、科研、文化等“十大育人”要素之中,同时打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网络空间的三维立体场域,加快构建全方位的高水平育人体系,在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上大有作为。

将“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生活紧密结合。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拥有“四个自信”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上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论述,强调对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将思政课放置在社会生活中探索其实践路径,对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生活是“大思政课”最鲜活有效的素材。社会实践生活不会自发地为“大思政课”所用,应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为“大思政课”持续注入新鲜的活力。应将思政课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常规校园实践活动基础上,深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应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思政课进社区等多种现实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延伸,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形象的直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取得一定成效,但实践教学的普及广度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挖掘深度有待提高,各大高校应结合实际逐步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增强教学在科学理论知识和坚定“四个自信”方面的实效性。

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是高校肩负的使命,高校要补足青年学生“四个自信”之钙。作为时代新人的青年学生,也要将所学的“真知”转化为建设美好新时代的“真行”,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