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在历史视野中弘扬传承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质
2023-06-27 16:3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尚庆飞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包容性激活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身份意识”。一方面,“互化融合”激活了对“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认同意识”。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虽然“自觉”的“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的成果,但“自在”的“中华民族”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塑的。中国古代尤其是汉朝的文化融合程度非常高,不仅融合了中原地区各种文化,还吸纳了周边民族的各种文化成分。这种互化融合带来了周边各民族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和情感上的相互认同,这为“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海纳百川”激活了“中华民族”的“交往意识”。这一“交往意识”体现在诸多方面,但在宗教文化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众所周知,佛教自东汉伊始就传入中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佛教中国化”的独特场景。在这一时期,佛教同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相互碰撞、互化融合,呈现出了世俗化的特质。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由此奠定中华文明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作为外来文明的佛教最终融入中华文明。不惟如此,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在进入中国后也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上述文明成果之所以得以显现,均得自于“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海纳百川”的“交往意识”。

中华古代文明在同诸多文明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激活了其自身的“身份意识”。正是在与他者的不断互动中,中华古代文明激活了“互化融合”的“认同意识”和“海纳百川”的“交往意识”,形塑了其包容性特质。也正因此,中华古代文明终成其大。

包容性决定中华民族近代文明的“道路走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文明所莫及,包容性是其最为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是这种包容性特质决定了中华文明成为古代诸种文明中唯一能够绵延至今、不曾间断的文明。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虽然中国在两千多年王朝中历经多次朝代更迭、大小战争、分裂统一,但中华文明始终稳定延续。究其原委在于,较之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价值观更为包容,中华文化有着极强的同化能力。由此,他也进一步预言: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

近代以降,赓续千年的中华文明遭到以“先进”著称的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强有力的冲击。中华民族近代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多重维度上——

包容性奠定了近代中国思想的开放之路。这种包容性为一系列思想启蒙和变革提供了可能性。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着包容开放的思想,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并对政治制度进行移植。

包容性筑牢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团结之路。近代中国,传统“夷夏之辨”破防,“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等理念都凸显出中华近代文明的包容性。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为不同地域、民族、宗教和政治派别提供了共同的价值归属和发展空间。这促进了各民族、地域和社会阶层间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团结之路。

包容性造就了中国近代哲学的汇通之路。中华近代文明不仅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而且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二者达到有机融合。正如冯契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人学习了进化论,使进化论在中国的土地上得到了发展;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了,使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包容性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各自时代定位、世界潮流,以包容性为底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均作出过深刻洞察与科学判断。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的一种自信表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守正创新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重要观点。如果说创新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那么,包容性则为这种动力的运行提供了可能。

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提供历时性空间。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过程中,包容性不仅意味着接纳和融合外来文明,还包括对自身传统文化与文明的认同和包容。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等诸多成果为构建中华现代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提供共时性空间。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孟子·滕文公上》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身的优长之处,也有自身的局限。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因交流互鉴才能获得创新的共时性空间。

(作者为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