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创新推动大运河沿线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
2023-11-08 09:4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曹雨平 汪瑞霞 王心怡

千年大运河不仅穿越古今,编织了一个温润融通的文化网络,而且贯通南北,联通着江苏、中国与世界的社会空间网络,润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多年来,江苏省持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以最高规格整体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创新举措挖掘文化内涵,以复合载体实现保护利用,以重大工程引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融合发展。全省统筹构建“1+1+6+11”规划体系,通过省市跨部门、上下联动,基本实现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全覆盖。在大运河沿岸实现单体遗产保护转向管控保护区保护,不仅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提高大运河“颜值”,还以“渐进式、微更新、可持续”为理念,综合考虑城市格局、文物古迹与建筑风貌的保护性复建,如:同里、木渎、邵伯、河下、惠山等一批运河名镇;常州青果巷、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徐州文庙等一批滨水景观、生态廊道沿河而兴。

当然,大运河沿岸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须引起警惕和重视。一是历史建筑安全监管保护手段不够健全。有的传统民居继续沿用简陋的电器与煤气等生活设施,存在较大火灾风险;古镇道路交通压力大,部分地区停车位、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够,保护资金众筹、保护责任人、认领认养等方式难以推行。二是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水系水利、聚落空间、古镇形制、航运条件、漕运经济等原真性考证与保护不足,技术指导性文件尚未形成体系。部分传统住宅因老旧失修、产权复杂、无人居住,个体建筑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存在,有的修复或新建的部分建筑与原建筑群的风格制式不符,对后续的建筑考证、保护和再利用工作带来困扰。三是活化利用模式不健全,体现为过度商业化与同质化,活化方式多集中在旅游开发上,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核。

大运河沿岸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一个点多面广、工程量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须从多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以河为轴的新时代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以运河为轴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点三级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遗产定期巡查检测制度,促进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常态化,解决大运河保护不协调、不统一的难题,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整体建设,形成流域治理的一体化。

二是统筹以河为媒的原真性生态资源复合功能。以运河为媒,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大运河资源的串珠成线。跨地区跨部门推进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共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国家级数据库,实现数字运河的协同管理与共建共享。名城名镇名村既有统一完整的文化引领,又能以大运河文化带为轴线,串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IP,错位发展。

三是建构因河而兴的综合性保护传承利用共生体系。运河沿线要开门见“绿”,点“绿”成金。将大运河乡愁记忆转型升级为当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源头活水。借助科学与艺术融合手段,对历史、记忆进行挖掘、提取、重组、链接和管理,激活人与人、人与生产、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价值认知和真善美等意识形态,选择一种适宜当地社区居民的,具有整体性、包容性的生产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业态,建构一种包融传统、现在又面向未来的创新方式,形成生生不息的生产生活系统。

四是塑造水岸相生的地理标志和大运河文化共同体。塑造水岸相生的大运河特色地理标志。充分挖掘非遗内涵,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为享誉中外的文旅品牌。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共同体。通过社区营造、兴办实体、志愿者服务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治理,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留住乡愁记忆。通过举办论坛、联展、巡演、沉浸式体验等形式,积极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外媒,联手沿线城镇村共同演绎运河故事,全面推动大运河文旅品牌的国际化传播。

(作者分别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院长,常州工学院原党委书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生导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执行院长;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研究员)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