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打造城市文化IP 助推文旅产业创新
2024-01-17 09:2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龚莉红 马瑜鸿

近日,哈尔滨的特色文旅、创意文旅、品牌文旅叫好又叫座,“南方小土豆”给东北旅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这一文旅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来到位于老城中心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江苏文旅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给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业态变革机遇。

文化与经济交汇,赋能文旅产业转型。中华文化具有绵延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具有蓬勃的创造力,这为当前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动力源泉。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化不断为经济发展赋能,一批新兴的文旅业态不断涌现,其中创新的文化IP,更是为文旅新业态发展锦上添花,城市文化IP展示了文化服务经济的能力、拉动需求的能力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创新、繁荣的能力。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从字面意义来看,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法律意义上的专业术语。文化产业相关研究中的IP一般指的是“版权”,又称著作权、商标、专利、设计权等。文化IP概念不局限在字面意义的法律层面,更延伸至文化产业的经济学逻辑中。文化IP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在国外主要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发展模式:美国的“市场驱动型”、英法的“资源驱动型”与日韩的“政策驱动型”。在中国,文化IP的定义超出了“文化知识产权”的界定,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产物,是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从有形的文化IP到无形的文化IP,形态各异,不一而足。有形文化IP,比如地标性建筑、区域美食、地域性特产、标志性产业、文化创业园区等特色的文化形态等。无形的文化IP,包括影视、文学、游戏、卡通、音乐、舞蹈、动漫、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对文化IP的不断深挖、创造、传播、消费,可以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加快整个地区的经济业态迭代,促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进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历史与现代文化交汇,激发文旅创新活力。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崭新的城市文化IP也不断涌现,虽然它们创新形式不一、创作途径不同,但仍然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在现代城市文化IP的塑造中,依旧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为之提供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哲学精神,正是中华文化强大感召力的源泉。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立足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华文明的智慧与主张。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正是顺应了时代主题,从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系列全新城市文化IP推陈出新,给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比如,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北京798艺术街区、北京故宫、南京紫金山音乐台、淄博八大局烧烤、成都宽窄巷子、大理苍山洱海、长沙文和友、重庆洪崖洞等这些创新的文化IP,经过全新的阐释和文化演绎,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对当地文旅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随着城市文化IP的不断升级,与之配套的文旅业也在不断升级,文旅业中包含的旅游商业、住宿、餐饮业、演艺业、新零售业、互联网商业、网上直播行业等也在蓬勃发展。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就深入挖掘盛唐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价值观,依托唐朝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全新的诠释和文化创意展示,催生出创新性的文化IP“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等。这些富有创意的新文化IP为大唐不夜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文化内涵,拓展了文旅业发展空间。它带动主题游乐场、特色餐饮、夜生活等业态加快升级,推动西安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提升西安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与影响力。这种以创新型文化IP助推区域文旅业升级的模式,可以借鉴推广到更多城市,助推各城市释放历史文化积淀的潜在势能。

显性与隐性IP交汇,加速文旅业态迭代。文旅产业通过创新城市文化IP,促进业态新发展、新变革、新成长,城市文化IP为文旅产业提供新的文化基因、创造新的传播形态、创造新的消费形式,除了显性的城市文化IP助力文旅产业,还有隐性的文化IP也在源源不断地涌现,推动新经济业态的发展。比如,沉浸式游览城市、城市Citywalk、博物馆不眠夜、数字城市吉祥物、网络游戏、网红数字打卡地等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当前,可以借鉴日新月异的数字科学技术丰富城市文化IP的表现形式,扩大城市文化IP的影响范围,提升城市IP在网络平台的传播力和号召力,带动了城市数字出版、影视、网络演出、虚拟艺术、数字创意、娱乐动漫、新型文化等业态,进一步提升文旅业的业态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城市文旅业不断“跨界”与“传播”,在线上线下的虚拟和真实空间里,在无形与有形的文化IP中,在主流与小众的圈层文化中,刺激文旅业态的升级换代,促进文化消费的提档与升级。最终,助推城市发动经济引擎,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轮驱动”,共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本文系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2022SJYB0271〉阶段性研究成果、南京财经高等教育及改革课题〈GJGF2022233〉)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