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为消费热情营造氛围感
2025-05-13 09:4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袁 媛

如何应对电商冲击,让消费者重新走进商场?南京新街口商圈刚开业的金陵中环商场提供了观察样本。凭借30%店铺为南京首店、超50家品牌首发新品的阵容,以及《红楼梦》主题装置艺术、大卫·霍克尼艺术快闪空间等创新设计,金陵中环商场迅速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记者与店员交流得知,一家从附近商场搬来的品牌,不靠低价促销,没有明星助阵,“五一”假期单日销售额抵得上在原来商场一个月的销售额。

市场的认可,印证了氛围感对消费的强大推力。商场曾是城市消费的强大载体,但电商崛起让“谁来逛商场”成为一道难解的题。商场仅依靠商品种类和价格折扣已难以吸引客流,提升空间体验感或成为破局方法之一。走进金陵中环商场的消费者会发现,这里既有首次亮相城市的品牌旗舰店,也有贯穿各楼层的艺术装置。在充满氛围感的空间里,人们情绪愉悦,消费意愿也随之被激发。有趣的空间赋予消费者情绪价值,契合了青年群体个性化、体验式的新消费理念。金陵中环商场的实践说明,氛围感不等同于豪华装修,也可以通过首店引流、艺术赋能,构建新鲜、热闹、赏心悦目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情绪共鸣中增强消费意愿。

首店是营造氛围感的“流量密码”。尽管对“大牌”的消费能力有限,但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止。首店往往自带流量,凭借潮流标签和相对友好的价格,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前来打卡。这种打卡行为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一种社交行为。消费者通过分享自己的打卡经历,表达个性,建立社交联系,从而为首店带来更多流量和话题。

艺术则赋予氛围感“灵魂”。波普艺术开创者安迪·沃霍尔曾预言“百货公司与博物馆的界限将逐渐模糊”,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走进当下热门商场,消费者可能先被巨型艺术装置吸引驻足,从巨大的钢铁大熊猫“爬”上成都IFS的外墙开始,巨型艺术装置逐渐成为商场的“标配”。如今,“商场+艺术”成为潮流。在南京德基广场,顶楼的美术馆和各层不同主题风格的厕所,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在广州正佳广场,规模恢宏的水族馆为商场增添了许多浪漫气息……这些商场“浪费空间”打造艺术装置,让艺术体验与商业动线无缝衔接,强化了电商无法复制的实体优势。

营造氛围贵在持续创新。首店带来的流量红利会随时间推移衰减,艺术装置的新鲜感也可能变成审美疲劳。保持氛围感,既要眼界宽,紧跟新业态、新潮流,不断提供新的消费体验;又要耳朵灵,倾听消费者需求,对书店、宠物店等备受青睐的业态加大扶持力度。我们也应看到,氛围感是吸引消费的“催化剂”,而产品与服务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压舱石”。只有两者形成合力,才能让商场从“打卡地”真正变为“生活圈”。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