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贺云翱

支持
简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众考古》总编辑,中国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会学术委员、江苏省钱币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多个城市文化发展顾问,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科技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库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已发表有关文化遗产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论文150多篇和论著20多部。
姓名:贺云翱
性别:
工作单位:南京大学
职务:历史学系教授、博导
所学专业、研究方向:专业为考古学,研究方向为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国家文化建设。

主讲课程

  • 多年来致力于文化遗产学及传统文化、文化建设和考古学研究,承担和主持过国家及有关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160多项有关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城市和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世界遗产申报等科研或规划课题,许多课题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和城市的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诸多省市课题委托机构的高度好评。
  • 在“文化遗产学”方面,是我国最早进行“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理论探讨和田野实践的学者之一,其研究成果和文化遗产科研工作获得国内多所高校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发表的相关论文有较大学术影响。曾主持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受到社会高度好评。近年来,又应邀主持中国明清城墙(南京、临海、西安、兴城、荆州、襄阳等地明清城墙遗产)、无锡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南京民国建筑群、安徽寿县城墙、凤阳明中都、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宜兴紫砂工艺等多个项目申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并多获成功,受到相关城市政府的赞誉。于2003年主持创办“世界遗产论坛”,先后分别在南京和澳门成功举办七届论坛,并出版有论文集。他不仅重视“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工作,还积极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于2003年主持创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以科研体制的创新吸引了一批青年科研人才,先后为全国几十座城市承担了160多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规划等课题,部分课题成果并公开出版和获得奖励。相关课题的完成受到委托城市和机构的好评,其中参加的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自然文化遗产专题规划、旅游专题规划)得到温家宝总理批准实施,为三峡库区重庆和湖北20多个市、县、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做出了贡献。
  • 在“文化建设”研究方面,积极参与国家“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调研活动,通过承担“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和主持多项文化建设规划,发表论文,大力传播“文化建设”工作的先进理念,包括一些文章发表后都受到积极评价。先后研究和主持编制过南京多个区及重庆丰都、江苏宜兴、福建福州、安徽广德、重庆巫溪等地的“文化建设”规划,还为三峡库区、南京市等编制过包括文物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内的“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目前参与多个城市的“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的相关规划都获得有关城市党委、政府的批准和实施,为有关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 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方面,先后主持发现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存、六朝石头城遗址、南朝定林寺遗址、明东陵陵寝建筑遗存、南朝梁南平王萧伟墓阙、方山古洞玄观建筑遗存等。是我国“六朝瓦当”学术体系的建立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引起韩、日、越等国学者的注意,多次应邀去韩、日国家做相关学术交流。此外,在江苏历史文化、南京都城考古和历史、六朝历史文化、早期佛教考古、中国古代陵寝、中国古代金银器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并各有专著和多篇论文发表。
  • 他还积极投入文化知识的传播活动。早年主持创办过人文科学学术刊物《东南文化》,并长期担任编辑部主任;近年又创办年刊《长江文化论丛》丛刊,刊物已发表数百篇论文;2013年7月成功创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大众考古》月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又主持《华夏遗产网》工作,积极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近年还主持“文物知识读本”(甘肃人民出版社委托)、“世界遗产释读丛书”(文物出版社委托)、“中华国宝图典”(山东画报出版社委托)等丛书或工具书的编纂工作。
  • 在教学、育人方面,他率先在全国招收“文化遗产”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在做好正常的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又主持历史系与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办的文物鉴定特色专业,已先后开办四届,培养本科层次人才数百人,许多毕业学生成为江苏及邻省的文博系统骨干人才。他因突出的人文科学教学业绩而荣获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 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CAUPD杯”二等奖、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等各种科研奖励近30项。其本人也因突出的业绩而荣获中国“宝钢优秀教师奖”“首届江苏省中华文化十大人物”“南京大学人文研究贡献奖”“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等。

计划宣讲专题的名称或方向

  • 1.江苏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2.新常态下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价值认知;3.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专家观点

专家视频

专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