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20-05-18 08:18:00  来源:光明日报

“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这是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于2000年的一份批示,正是这份批示,救下了一个距今近20万年的史前遗址,守住了一份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万寿岩遗址,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就河北正定古城、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哈尔滨731遗址群、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敦煌文化、长城的保护工作作出具体指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历史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是因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年将要面临经济开发的万寿岩遗址,最终被专家确认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其重大考古发现,将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推至18万年前,并为海峡两岸同根同祖提供了实物资料。万寿岩遗址的价值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那些批示,如果没有地方主官对文物保护清醒明晰的正确认识,这样一个承载珍贵历史信息的遗址就有可能被毁,那将是对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严重伤害。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如今,万寿岩遗址已成为集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传播、闽台文化渊源研究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由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我们必须认识到,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历史文物的生存环境,必须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让加强保护历史文物也是一种政绩观成为政治意识和科学理念,让人民群众成为保护历史文物的主体力量。

作者:光明日报评论员   编辑:曾雪琦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