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探路东西部教育扶贫的时代楷模
2020-09-09 07:56:00  来源:新华日报

从江苏黄海之滨到滇西小凉山,一条跨越8000多里的“支教路”,他们走了32年。10批、281人次接力,海安支教教师群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教风、敢于创新的胆略、无私奉献的爱心,先行先试,探路我国东西部教育携手共进,谱写了一曲曲前赴后继、矢志前行的时代赞歌。

他们,无愧于“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

他们教书育人、助力脱贫。海安支教教师是海安教师中的精英和骨干,他们把自己美好的年华留在了远离家乡的大山深处。来到云南宁蒗后,海安支教教师不仅自己教书育人,而且带着当地同仁一起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而且致力于教育扶贫、教育脱贫,为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呕心沥血。32年间,海安支教教师累计为宁蒗培养了合格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把一个“教育洼地”建成“教育高原”,树立起帮扶民族教育的丰碑,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扶贫攻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发达的沿海地区来到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衣食住行、人际交流都面临不适应等问题,有时还可能遭受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威胁。面对困难和考验,海安支教教师从未退缩,把宁蒗当作“第二故乡”,把少数民族同胞当作亲人,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人生目标。海安支教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家庭的命运,也深刻改变了当地发展的风貌,他们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热爱,被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尊称为“海安舅舅”。支教教师们以不惧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树立起海安支教群体的高大形象。

他们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海安教师来到宁蒗支教,始于1988年。32年来,一批又一批支教教师克服各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贫穷落后山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牢记“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的庄严承诺,对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极端负责,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年接着一年教,用数十载的奉献和奋斗,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引进建制群体、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产生了促进民族团结互助进步的“宁海效应”,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教育扶贫、民族团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八千里云月承载责任与担当,三十二寒暑见证光荣与梦想。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模范代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实践智力扶贫、教育脱贫的时代先锋。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江苏正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省上下都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奋力拼搏。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省广大教师乃至全省人民都要向先进典型和时代楷模学习,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积极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贡献。

编辑:秦春凤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