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亢 凌军辉 蒋芳 陈刚
时间属于奋进者;鱼米之乡,圆梦小康。
立足小康宏图起笔之处,江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美好蓝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了一份以“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小康答卷。
未来属于奋进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作为现代化蓝图开卷之地,江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争做经济“压舱石”、改革“探路者”、开放“新窗口”、发展“新标杆”,砥砺初心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江苏篇章。
锚定“强富美高”,树立高水平全面小康标杆
回望历史的细节,能看清今天的由来。
1983年早春,邓小平同志视察江苏后,以苏州的发展为例证,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蓝图,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对江苏发展充满希冀、寄予厚望。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
殷切嘱托,化作逐梦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从“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到紧扣“高水平”、突出“全面性”调高小康标杆,江苏将总书记描绘的“大写意”,精雕成细腻生动的“工笔画”。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江苏人均GDP稳居各省区首位,前十名城市中江苏占4席;全国共有38个GDP千亿县,其中16个在江苏。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和全球大疫情等冲击,江苏实现了综合实力跨越、发展能级提升、经济结构嬗变,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强支撑,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七分之一,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前列……
“成色更新、韧性更强,是江苏产业强、经济强的重要支撑。”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介绍,2020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800亿元,占全国总量12%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国家技术创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超两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幸福密码藏于寻常生活,百姓感受比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75岁的张志明按月领退休金,爱好健身下棋,隔三岔五去村文化中心看戏听曲。“有钱有闲,生活越来越好!”老张心满意足。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超4万元、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之一的江苏,“老张们”分享幸福生活时总能赢得共鸣。
徐州,72岁的陈士兴曾和家人挤在破旧的小屋30多年,深受雨水倒灌等困扰。2019年,他和老伴搬进了保障房,两居室宽敞亮堂。3年来,江苏已有30多万农户搬进新家,苏北五市同步实施农房改善配套产业项目超过1500个,越来越多人像老陈一样过上现代化城镇生活。
农房改善,改变了环境,环境也在改变人。盐城市大冈镇佳富村党总支副书记卞业兴说,过去老百姓在家附近挖个灰堆,甚至把垃圾直接倒进河里。如今,每家门口有分类垃圾桶,村里有保洁队伍和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佳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文明乡村。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民生福祉的内涵越丰富,小康生活的图景越精彩。
从空中俯瞰,首座国字头的大运河博物馆如同一艘巨轮,停靠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今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展示中国大运河全流域、全历史周期的标志性工程,一条水清、岸绿、景美、文昌的“美丽中轴”正在崛起。
京杭大运河为弓弦,海岸线似弓身,长江、淮河如长箭,生态势能日益迸发。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创新带,沿海打造令人向往的风光带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沿太湖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创新与发展相得益彰,美丽江苏的轮廓日益清晰。
生态美,文明兴。在江苏,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实现设区市“满堂红”;2020年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0.42,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达15.7%……
玉汝于成,丹青不渝。红色七月,“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成为时代最强音。圆梦之际再回首,究竟什么才是小康的真谛?
小康的价值取向因时代而变。古有《诗经》中的“乐土”“乐郊”,《礼记》中的“大同”“小康”,还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经济强的基础更厚实、百姓富的内涵更丰富、环境美的气韵更彰显、文明程度高的境界更攀升,则是苏式小康的鲜明标识,贡献独特又鲜活的江苏样本。
笃行新发展理念,争做高质量发展“示范生”
草木繁盛,鸟鸣起伏,低洼地和水田成为候鸟栖息地,洲头、洲尾时有江豚嬉戏捕食……近日,记者探访长江江苏段最上游的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这个“长江绿心”退出生产生活功能,湿地率由五年前的39.98%上升至50%。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单从经济效益考虑,新济洲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产业,数个几十亿元的项目想进来。但我们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南京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长江生态环境之“病”,从根子上来说,是发展方式之“病”、发展理念之“病”。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江苏变革性重塑“江”与“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成为最激越的发展主旋律。
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一边壮士断腕,江苏化工企业减少4400多家,化工产值削减近半;一边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累计腾退沿江岸线超60公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腾出宝贵空间、积累新的动能。常州滨江开发区在清退污染企业、连片覆绿后,引入总投资50亿元的新创碳谷项目;泰州长江岸线“船厂变森林,江堤变赛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年增加500多家,年均增长18.8%。
以高度定力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江苏统筹沿江沿海发展,联动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碳达峰、碳中和号角响起,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由量变到质变关键时期,江苏再次率先探路,探索人口密集地区更高水平绿色发展路径。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零碳排放企业(园区)、生态碳汇示范区等实践已经布局开展。5月揭牌的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正着力打造长三角零碳技术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区,计划2025年底前引进千家零碳领域科技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超万人。
自立者自强。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突破口,汇聚全球科技人才,攻坚“卡脖子”问题,成为“苏大强”的自觉担当。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正面向未来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在苏州,姑苏实验室成立一年就在高端材料生长系统、人工智能材料大数据、光谱成像芯片三个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在无锡,太湖实验室攻坚深海运载安全、通信导航等重点领域……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加速升级。“十三五”期间,江苏在高端装备等共性技术领域开展126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诞生622项原创技术。近年来,徐州煤矿等传统产业企业从400多家减少到不足4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2.6倍,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迸发蓬勃生机。
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环太湖世界级创新湖区,依托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支持苏州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点线面紧密联动的创新力量布局持续构建……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在新冠疫情叠加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挑战下,江苏始终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破难题,以先行探索积累现代化建设经验,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增强动力、拓展空间。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3%,延续稳健复苏的良好态势,今年有望超过11万亿元,经济发展动力足、韧性强的特质更加明显。
“当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时代标志,谁的牙关咬得更紧、步子迈得更大,谁就能占得先机。”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表示,处在由大到强、由速度到质量、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重要节点,江苏惟有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才能确保发展质量更高、韧性更强、后劲更足。
矢志走在前列,跑好现代化新征程“第一棒”
初冬时节,黄海之滨。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码头平台已经成形,正全力冲刺年底开港运营。作为长江新出海口,通州湾为“向海而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江苏的“湾区梦”由此起航。
开局关乎全局,起跑决定后势。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江苏抓住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最需突破的方面,聚焦发力、打开新局、加快成势,牵引和带动各领域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风从海上来。审视江苏版图,江强海弱与南强北弱相伴而生。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三市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30.9%、23.6%,经济总量却仅占18%。
“江苏正重塑区域格局、加快江海河湖统筹发展,努力探寻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路径,率先构建现代化省域发展形态。”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说。
向海而兴,逐梦未来。在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产业与城市新景迭起:海风驱动“大风车”悠悠旋转,盐城的海上风电并网规模占全国近四成、全球约一成;“鸟都不来”的盐碱地崛起石化新城,连云港的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在即,将刷新中国炼化项目单流程规模纪录。
钢铁、石化等重大项目从沿江向沿海转移,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运营,打通经济动脉……江苏发力蓝色新增长极,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地跨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苏,所辖13市均稳居全国百强,也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两大平原、城乡之间发展仍落差明显。
苏北盐城,九龙口镇收成村,一排排粉墙黛瓦的小楼错落有致,一改“空斗墙、旧瓦房”的旧面貌;苏南无锡,阳山镇桃源村,打破“无工不富”的乡村发展困境,致力“种世上最美味的桃子,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品人间最美好的生活”……穿行江苏城乡,新型农村社区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各美其美,“都市里的村庄”和“拥有田野的都市”交相辉映。
随着城乡区域发展进入功能互补、深度融合阶段,江苏面向率先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在缩小城乡差距上走在前列。
放眼未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曾以开乡镇企业发展先河、兴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抢开放型经济先机闻名于世的江苏,正发挥制造业大省和开放型经济高地优势,努力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重点培育50条产业链,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创新“杀手锏”产品,设立更多免税店;支持南京、苏州、徐州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江苏持续推进产业与消费结构“双升级”,担当稳住全国基本盘的压舱石。
打造中日韩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东亚经济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展生物医药等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打造更具黏性的产业生态圈……提升开放能级,江苏努力率先建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和服务网络,巩固在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高度上的窗口地位。
提要钩玄,纲举目张。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拥抱世界,以省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江苏以大视野谋篇大格局,抢抓叠加机遇,服务国家战略。
加快建设新出海口,打造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金三角”……“十四五”期间,江苏将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中心节点、国际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支撑。
江苏省代省长许昆林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江苏将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激励“从头越”的豪气、“肯登攀”的胆气、“试比高”的志气,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实现新跨越。
永葆为民初心,接续奋斗开创更美好未来
在苏北盐阜大地,全长45公里的“宋公堤”家喻户晓。1939年,海啸造成今阜宁、滨海一带万余人死亡。1941年,中共华中局领导下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重修海堤成为头等大事。首任县长宋乃德提议,修堤费用以盐税作抵,不需群众负担,新四军还克服困难调拨12万斤军粮支援。仅78天,海堤建成,屡经海啸冲击坚如磐石,化作黄海边一条血脉相连的“民心长城”。
百年风雨过,赤心未蹉跎。新的赶考路上,江苏紧扣“人”的现代化这一主线,力争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愈发完善。与其他城市相比,今年的泰州新春第一会聚焦教育,把教师请上“C位”。一年间,课后延时服务精细化设计、将开足开齐体育课作为身体素质监测一票否决事项、按120%-150%核增教师奖励性绩效,“努力把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南京溧水搭建“互联网+健康”大数据平台,与哈佛大学等共建全国首个适老社会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张家港市围绕从“健身”到“健心”全面升级健康服务,线下的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线上的全民健心云平台成为市民的“开心驿站”……未来五年,一个个“小确幸”将变成现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全覆盖保障体系加速成型。五年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282个,南京39万户群众受益;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过半的苏州,积分入学、入医、落户成为普惠政策;无锡推出“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大学生刘小涛干细胞移植要自费20多万元,社区干部主动上门报销60%……边缘群体分享更多红利、外来人员渐享同城待遇、城乡公共资源更加均衡。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健全困难群体主动发现机制,推动“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努力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以更高水平的民生福祉夯实共同富裕之基。
营造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时代风尚。“劳动者,我爱你。”苏州选择5月20日以城市之名向劳动者强势“表白”,刷屏全网。首批当选的万名“最美劳动者”中,一线职工占比63.22%,外来务工人员占比56.64%,劳动者代表还有机会担任“一周市长”……一个个暖心细节,让劳动者就业创业“笃笃定定”,生活工作“样样蛮灵”。
到2025年,江苏计划在解决“劳有所岗”基础上,努力做到“劳有优岗”,基本形成劳动者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业就业、素质就业和体面劳动“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
从盛夏到初冬,“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人流如织。3990个展项、1600米展线,从早期党在江苏开展活动的珍贵影像,到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风云激荡,再到新时代涌现的先进典型群像……电子献花台上,数万人自发为革命先烈献花。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杨根思的铮铮誓言,至今动人心魄。英雄故里、泰兴根思乡党委书记周伟说,从一穷二白的薄弱乡镇逆袭为快速发展的“明星乡镇”,他们正瞄准共同富裕新目标、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新样板。
流年不负,岁月可期。无锡召开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调度会,全力以赴争先进位;镇江举行长三角台商投资推介会,好戏连“台”,“镇”等你来;淮安开展全市开发园区改革创新拉练,加速集聚优质资源;宿迁乡镇党委书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专题培训班开班,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岁末寒冬,江苏各地你追我赶,处处热火朝天。
历史落笔新一页,漫漫征途从头越。
“我们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汲取奋斗伟力,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区域特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广阔空间。”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说。
(原载11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