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中央宣讲团在黑龙江湖北四川甘肃宣讲
2021-11-26 08:06:00  来源:人民日报

联系实际 深入人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央宣讲团在黑龙江湖北四川甘肃宣讲

本报哈尔滨11月25日电(记者刘梦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23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作宣讲报告,黑龙江省主、分会场80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张来明从今年党中央抓三件大事的内在联系中,深刻阐述了制定决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有机承接中,深刻阐述了这次全会决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历史阶段性和历史连续性的内在联系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从党和人民不平凡的历史实践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要求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责任。

24日上午,张来明来到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与参观群众交流互动。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业绩。”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表示。

本报武汉11月25日电(记者田豆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24日至25日在湖北宣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作宣讲报告,并深入基层与师生代表互动交流。

在24日上午的宣讲报告会上,谢伏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等方面,运用权威数据、鲜活资料,结合湖北实际,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刻讲解,讲解重点突出了“两个确立”“两个结合”“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等新内容。

24日下午,谢伏瞻到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基层宣讲座谈会,与师生代表交流,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现场详细解答阐释。25日上午,谢伏瞻到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与江汉大学青年学生宣讲互动。谢伏瞻寄语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本报成都11月25日电(记者王永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25日上午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秘书长林尚立作宣讲报告。四川省主、分会场2万余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林尚立围绕五个方面的深刻认识,深入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的历史意义、主题主线、重大考量、丰富内涵、思想精神、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生动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突出亮点,系统讲解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走好新的赶考路的重要要求。

25日下午,林尚立来到四川大学,就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四川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交流。“通过座谈,我对全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四川大学学生周也说,“我将努力学习,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本报兰州11月25日电(记者赵帅杰)25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陈理作宣讲报告。

报告会上,陈理用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从深刻理解把握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新鲜经验,深刻理解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等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宣讲和深刻解读。陈理在宣讲中表示,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特别是“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

听了报告,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四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晓军表示,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5日下午,陈理先后赴兰州新区、兰州大学进行宣讲,与干部群众、师生代表现场交流。

编辑:蔡阳艳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