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云柏
端午,又到彩缕碧筠绕玉团的时刻。如今,端午想食粽,已无需“兴师动众”,在各大商超或线上平台,包装精美的“花式粽”一字排开,任君挑选。除传统肉粽或豆沙蜜枣粽之外,还有巧克力脏脏粽、青稞爆珠粽等“猎奇粽”,将人参、鲍鱼、燕窝一网打尽的“人情粽”……作为传统节庆食物的粽子,打上营销玩法或人情世故的标签后,好像悄悄“变了味”。
在商家变着花样翻新粽子的同时,年轻人对粽子似乎缺乏兴致。随处可见的粽子商品不再是“端午限定”,也少有人能在节日当天收获“包粽子”的仪式感,甚至有人对粽子这般高热量、高碳水的食物敬而远之。这种传承千年的食物,确实也有些“泯然众人”的味道了。
再逢佳节,我们想借此契机好好聊聊粽之“前世”,也许年轻的小伙伴可以换个视角品读其中的“真味”,也许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加持下,“粽子”这样的传统文化载体可以焕发新的生机。
包粽传统,据说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人们用菰叶包裹黍米制成角黍,以牛角形状替代耕牛,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关于角黍之用,还有另一重说法,按古代天文历法和阴阳五行观念,夏至和端午正处阴阳交错之时,非吉利时日。而黍长于土,属阳,菰叶生于水,属阴,二者结合,有“以阴裹阳”、驱疫避恶之义。
历来端午及食粽习俗的由来颇多,有如此取自古老星象文化的传说,也有受地域和人文哲学影响的典故。
先谈及地域,吴越之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饭稻羹鱼亦为传统,食粽之说有理可依。再追其典故,相传春秋吴国,伍子胥拜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王夫差二年,吴败越于夫椒,越求和。伍子胥劝谏“去疾莫如尽”,终被夫差赐剑自毙。子胥告其舍人,要抉眼悬都城东门,以观越寇灭吴,后自刎。夫差听闻怒极,命人将他的尸身装进皮囊,于五月五日投入钱塘江。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揭开后续之事,“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当地亦有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故此,端午食粽以念子胥,有了出处。
中国历史上从不缺报国忠君的英雄。伍子胥被逼自刎两百余年后,又一位心怀天下的爱国者选择在五月五日这天沉江而亡。彼时楚国郢城被秦军攻破,流放中的屈原眼见国家危如累卵却无力为之,木然立于汨罗江畔。涛声呜咽,悲愤的诗人纵身一跃,以身殉国。百姓涌到江边哀悼,向水中投掷饭团,不让鱼虾吞食屈夫子身体,后又用楝叶包住饭团,外缠彩丝,蛟龙畏之而不食。
此后千百年,纪念屈原之说,成为流传最广的端午源头。
时至今日,食粽习俗的真正源起尚不可知,但不论是纪念子胥或是屈子,精神内涵皆相似。面对昏君与国事飘零,伍子胥恪尽臣子直谏之节,百般忠孝只为家国;屈原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朽诗篇后,誓与国家共存亡。二人为国为民之情怀,足以让后世追思千年,念念不忘。
怀忆先人的同时,端午习俗也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成了百姓们翘首期盼的仲夏佳节。小小粽子,承载着与家人亲朋共度节日的美好回忆。
“五月五,是端阳,门上插艾香满堂。额头上,写个‘王’,又吃粽子又蘸糖。”旧时儿歌唱着蘸糖的白米粽,但其实古代粽子花样之多,较现世也不逊色。
根据现有史料,晋朝之前,世上只有白粽,南北朝时出现了掺杂禽兽肉的“杂粽”,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且造型精致,宋元时期,蛋黄粽、猪肉粽等层出不穷,清朝又因食用火腿之风日渐兴盛,火腿粽应时而生。要论甜口粽,宋朝人们开始在白粽上淋以蜜糖食用,苏轼还写有“时於粽里得杨梅”的诗句,明朝甜粽的馅料又增添了豆沙、松子、核桃等,品类趋于完善……
再设想,每每农历五月五日,街市上的人们提着菰叶粘米笑盈盈地向家中走去,待粽叶飘香,手系长命缕的小儿耐不住性子,急急向长辈讨要,忍着烫咬出晶莹玉团里的蜜枣,惹出一片笑闹。
中华文脉之魅力,在于千百年都未曾中断的传承,我们总有机会在某个时刻与历史“重逢”。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与前人品味相似的粽香,遥想他们当时的模样,也许还能一同举杯对月,何尝不是独属中国人的浪漫。
再逢佳节,也许可以好好尝尝手中的粽子,彩线轻缠间,是关乎健康平安的心愿,是对爱国英雄经年不变的思念,也是“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的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