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宣讲到哪,法律服务跟进到哪
2023-12-05 08:02:00  来源:新华日报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天下午3点,宿迁市宿豫区融媒体中心“金花普法”直播间准时开讲,本期主题是“宪法与‘我’”,宪法与家庭、宪法与企业等成为关键词。这是“金花普法”今年第8次直播宣讲,超3万人在线收看。

近年来,由清一色女性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活跃在宿豫区大街小巷,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法治名片。

时间追溯到“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2016年。为改变过去靠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的普法模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新局面,江苏将凝聚普法合力作为“七五”普法的关键举措来谋划推动。“当时,宿迁积极推动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我们就打算整合政法系统专业力量,组建一支女性普法队伍,走到老百姓中去。”宿豫区司法局副局长汪鹏说。

2017年5月9日,来自宿豫区司法局、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10名一线女性法律工作者,组成“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参与宣讲团创建的宿豫区法院工作人员李洪说,女性往往更有同理心、更容易与人沟通,从事普法工作具有优势。

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电商创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法治宣传,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针对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等方面热点难题,挨家挨户宣传法律知识;关爱留守儿童,为孩子们送去精心编排的法治文艺节目……6年里,“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走进学校、机关、社区、村庄、商会、军营,针对公务员、企业主、青少年、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讲座、法治课堂、普法宣传等。

“十朵金花”成员、西楚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敏、胡秀丽两人长期活跃在乡村法治建设一线。每月20日,她们到村里值班,接受村委会和村民现场法律咨询;每年,她们围绕预防电信诈骗、老年人权益保护、民法典宣传、土地承包等,开展法律讲座。“法律的熏陶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有人愿意听,我都带着热情去讲。”冯敏说。

10月29日,宿豫区大兴镇种粮大户王成(化名)通过“法润民生群”找到冯敏。5年前,王成与村小组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约定以每亩地700元的价格承租村民10亩地,租期为10年。最近,相关村民提出市面上承包价涨到900—1100元,要求涨价,不然就毁约;王成则认为合同没到期,不接受提价。冯敏建议,依照合同里“随行就市”的条款,双方各让一步。听了她的分析,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每亩地租金在原有合同约定基础上增加了100元。

宣讲到哪里,法律服务跟进到哪里。曹集司法所所长周瑞晴去年加入法治宣讲团,在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后,曹集镇居民王小静(化名)到司法所咨询其哥哥不赡养父母问题。在组织双方调解不成后,周瑞晴主动为王小静的父母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不久,老人赡养问题得以解决。“普法就是让老百姓感觉到,只要诉求合理合法,就能通过法律程序找到公道。”周瑞晴说。

宣讲团团长汪鹏告诉记者,群众需要什么知识服务、她们就“送”什么,这些年几乎走遍了宿豫的城区和乡村。宿豫区下相街道位于城乡接合部,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和中年妇女为主。“如何教育引导村居民防范电信诈骗、提升反诈意识,守好‘钱袋子’?”下相司法所所长张元元有针对性地组织普法活动,分析群众身边的网络诈骗案件及其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互联网+普法”将单向式法治宣传转变为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金花普法”直播间里,主播结合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宣讲“妇女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不受侵犯”“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等,吸引1万多人观看;在梨园湾,“十朵金花”重点解读民法典中涉及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条款……今年以来,“金花普法”直播间开展线上“法治体检”30余次,提供法律建议60多条。

如今,“十朵金花”已发展为一支56人的团队,新增成员有政法部门人员,也有城管、交通、医疗卫生等单位人员,还有基层一线的普法志愿者。宿迁市司法局局长韩学艳介绍,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宿迁依托“红旗普法”志愿团、“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等,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基层行、法律知识讲座、普法讲堂、法律咨询等,累计开展各类普法进基层活动3万余场次。

“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是江苏推进全民普法的精彩个例。近年来,江苏建立156个普法社会组织,建成省、市、县、乡镇四级普法讲师团队伍和20.2万余人的江苏普法志愿者队伍,连续两年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培育21万余名“法律明白人”覆盖基层综合治理网格,有效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履行普法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广泛参与、协同联动的普法工作合力。

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新华日报社记者 倪方方,省司法厅 侍军宁 张全连 邢媛媛)

专家点评>>>

方乐(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全民普法工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格局必不可少。近年来,江苏始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率先出台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健全普法责任制,创新提出立法制规过程普法、推行“谁服务谁普法”等,逐步构建普法主体多元、普法方式协同、普法内容专业的工作机制,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王晶枫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