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慧) “叮!——”5月7日上午,盱眙县黄梅剧团的微信工作群突然炸开了锅,团长许章响通报好消息:“我们剧团中标了,将在苏州乡镇演出23场!”群里瞬间被一排排“鼓掌”表情包刷屏。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招标结果近日揭晓,盱眙县黄梅剧团等30个演出单位从120家竞标团队中脱颖而出。按计划,年内,这30家演出团队将带着精心打磨的节目,奔赴全省95个县(市、区)和718个乡镇,为基层百姓送上718场精彩演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江苏省文旅厅积极响应,打造“家门口赏好戏”重点品牌项目,以招标方式破解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需求对接难题,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此次招标吸引省内外120家院团踊跃参与,从省级院团到深耕乡土的民营剧团,各家都亮出了压箱底的“绝活”。省文化馆文艺活动部主任寇文形象比喻:“我们要选最会‘炒菜’的团队,端出最符合老百姓口味的文化大餐。”招标现场,各竞标剧团准备充分,不仅有详细节目单,还附上团队配置介绍和科学演出方案。
为提升巡演质效,省文旅厅精心打造“星级演出菜单”,建立含200个优质剧目的精品节目库,并要求中标团队每场演出从精品库选两个节目,保障演出品质。
面对招标文件中一些“严苛”的条件,许章响坦言压力不小:“以往一台传统大戏就能撑场,现在要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样样俱全。团里人少,要完成90分钟节目演出,得向兄弟院团借节目,还要组织演员突击排练新节目。不过,这对剧团内容生产也是促进和提升。”
“这次招标核心是‘优质’,要选出优质团队,打造优创节目。”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汪亮表示,惠民演出不能低水平重复,演出团队要考量地域文化特色和群众审美喜好,节目编排要既接地气又有水准。省文旅厅将跟踪演出全过程,从多维度评估演出质量,确保把好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更高效、精准地走进基层百姓生活!一场招标,正在重新定义文化惠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