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讲师团动态 > 正文
理论宣讲 共建共享|陈延斌教授在线解读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
2025-03-06 19: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今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中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3月6日下午2:30,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在线报告会邀请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延斌,围绕“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作专题报告。

在线报告会上,陈延斌从家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构成、优秀传统家文化是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滋养三个层面,解码传统家文化的基因密码,探寻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创新路径。

何为家文化?家文化即家庭、家族的文化现象,是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文化样态。陈延斌认为:“家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是其极为重要的基本构成甚至核心内容。”

中华传统家文化涵盖广泛,包含家训家教、家德家礼、家风家学、家族谱牒等多个方面,陈延斌对其进行了深入解析:“家训指的是父祖长辈对家人和子孙的训示教诲,也有一些夫妻间的嘱告,家风亦称门风、家声,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他还详细梳理了传统家文化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了进一步阐释传统家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陈延斌旁征博引,列举了众多传统家训事例。袁了凡母亲李氏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子女树立标杆;郑板桥从小时、小事入手,践行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陈延斌说:“家训中有关伦理道德的准则规范,能够为孩子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滋养,传统家训教育的途径及许多做法都可以古为今用,提供借鉴。”

陈延斌认为:“家风淳正,民风归厚;家风隳坏,贻害社会。包括家训、家风、家礼、家德、家学等在内的传统家文化,蕴含着立德修身、齐家睦亲、蒙以养正、扶危济困、为人处世等内涵,我们应当高度珍视、认真挖掘,将其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吸纳借鉴于今天的家风建设。”

如皋市江安镇周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新桃在听完授课后表示:“陈教授的授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家风建设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根基,更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我们周庄社区是‘全国文明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通过打造‘家风家训墙’‘孝善文化长廊’等载体,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持续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根基。”

本次直播吸引了省内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理论宣讲员等积极收看,在线收看收听人次达182万。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在线报告会跟进式学习、常态化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前已开展在线报告会46场次,累计收看人次超6000万。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刘慧 黄慧敏

编辑:刘慧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