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残疾人群体,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为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多元社会,因你更美丽。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可以说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国务院于2016年8月印发并实施了《“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纲要的主旨简而言之,就是要让残疾人能够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孩子上得起学,老人看得起病,自己有机会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是他们的小康。
补齐短板,决胜小康。庄严的承诺,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扎实的行动,见证着党和政府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如今,民生政策不断惠及残疾人群体:我国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覆盖数千万残疾人口,包含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儿童康复补贴等内容的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政府将600多万残疾人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范围精准施策、特别扶助。从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到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再到形成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在一项项政策和法规的托举下,千千万万残疾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很多人自强自立,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在岗位。每周五下午,我校教师都会走出校园,为那些因重度残疾而无法到校学习的孩子们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有一个孩子时常让我感动流泪,她因先天脑瘫而只能一直躺在床上,为了减少年迈奶奶帮其排便的次数一天只吃一顿饭……我常对她说:“你不能来,我上门去,无论有多少困难,在黑暗里,我就是点亮你生命的那颗星星!”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社会的公平,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牢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使命,在就业、生活、无障碍出行等方面拉近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带领残疾人一同步入属于我们的小康时代。
曹新颖(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