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讲堂


深刻认识坚持系统观念的发展原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运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谋划江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必然选择。

一、深刻理解坚持系统观念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为江苏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但同时也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面对发展起来后更复杂、更具挑战的新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进步的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系统观念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需求。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就要求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各理念、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推动实现各项政策、机制和举措系统集成、相互促进、整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都是要为全国发展探路,没有现成答案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审视江苏“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取向、理念思路、部署举措,全局谋划、整体推进是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要求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是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的关键环节和实践要求。这四个关键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依存。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是基础。前瞻性思维是一种高瞻远瞩、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展示的是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前瞻性思维,具有什么样的前瞻性思维,一定程度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因此,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就是要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加强调查研究,深刻洞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洞悉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洞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在国内国际比较、历史现实贯通中,为全局性谋划作出科学预见。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是关键。“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加强全局性谋划就是要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问题,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中去,真正做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要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社会治理等多方面进行谋划,并加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谋划。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战略性布局是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性布局是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的体现。具体到江苏来说,加强战略性布局,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性推进是保证。坚持系统观念,必须注重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相比以往,更注重整体效能。实现整体效能,必须强化整体谋划和整体推进,使得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方面,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同时,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要注重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进而提升整体效能。特别要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将系统观念贯穿推动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全过程

坚持系统观念,不仅仅是要把握系统观念实践要求和特点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特点规律,使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实现最优目标。将系统观念贯穿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全过程,必须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平衡性,坚持全局视野、加强整体谋划、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

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特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彰显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全局性、全面性。坚持系统观念,必须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看清自身发展的差距和不足,摆脱思维上的惯性和束缚,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当好表率。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加快向海发展,深化省内一体化,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以更深层次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着眼于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观念的鲜明特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性和包容性。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在积极主动融入中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江苏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7左右、经济开放程度高,是很多国内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也是全国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必须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立足自身在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使命,更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畅通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着眼于系统的平衡性。平衡性是系统观念的重要特征,它体现的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平衡和融洽。坚持系统观念,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平衡,实现近和远、稳和进、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深刻认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使命,用世界眼光审视谋划现代化建设,在没有先例的方面力争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好更快,在解决现代化共性问题上积累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和短板,既要准确分析江苏的优势,把优势继续巩固,持续放大,又要查找短板,对标先进,把短板补长;科学谋划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步骤和重点,充分利用苏南基础条件的优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带动全省以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过硬成果,始终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方阵。

杨海霞(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