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丰厚滋养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回溯党的精神谱系,汲取营养和力量,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精神谱系熠熠生辉
构成党的精神谱系的革命精神既不断发展、数量众多,又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特色特点。
渊源上同宗同源。党的精神谱系,是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数量众多、不断发展的革命精神集合。中国共产党是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这决定了由此而生的革命精神必然发源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精神,必然发源于以革命性、创造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无论党的革命精神形成于什么时期、产生在什么地方,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最鲜亮的底色。
呈现上丰富多彩。党的精神谱系经过100年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主题各异、内涵有别的精神花园。除前文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革命精神外,从命名角度看,以党领导革命事业重要发生地命名的还有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大别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等;以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项目命名的还有淮海战役精神、“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以先进模范人物或群体命名的有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张思德精神、王杰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孔繁森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从主体看,有党中央领导创造的主流精神,如抗战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也有地方党组织创造孕育的特色精神,如吕梁精神、照金精神、红旗渠精神、西迁精神、开山岛精神等。这些精神孕育于不同时期、诞生在全国各地,成为党的精神谱系中的璀璨明星,熠熠生辉、光耀华夏。
本质上一脉相承。党的初心使命是精神谱系的“根”和“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带领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形成了以坚守信念、敢于牺牲为特色的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战胜贫穷和落后,党带领人民白手起家、勤俭建国,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为特色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党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勇闯新路,形成了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特色的改革精神;进入新时代后,为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接续拼搏,形成了以爱国、奉献为特色的奋斗精神。斗争精神、创业精神、改革精神、奋斗精神,都是革命精神在不同时代主题和不同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的表现形态。
党的精神谱系核心内涵
党的革命精神,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反作用于实践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优良作风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回应时代主题方面的人格化表现。其核心内涵是一以贯之、历久弥新的。
坚定的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对一个人、一个政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理想是“灯塔”,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指引前行的方向;信念是“船舵”,是推动人们向着目标前行的动力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信念坚定;信念坚定,才能实现理想。党的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在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长夜难明中启航南湖红船,在“进剿”“围剿”中形成燎原之势,在存亡之秋进行万里长征……因而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精神谱系最突出的标识。
深厚的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作为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革命精神发展史,就是一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历史。1948年在雨花台牺牲的革命烈士朱克靖,曾三次拒绝蒋介石劝降,就义前挥笔写下了“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身心献党国,一死何足愁”的感人诗句。16年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也倒在了为民造福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并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如期取得全面胜利。从雨花英烈精神到焦裕禄精神,直至脱贫攻坚精神,始终未变的是党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
自主的求是精神。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已上升为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主观主义一度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极端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上世纪70年代末,正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才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不仅成为遵义会议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的题中应有之义。
顽强的革命斗志。“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这个特殊国情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宁死不屈、不折不挠、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正是依靠这一品格,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接续奋斗,向死而生、愈挫愈强,从最初的50多人,一步步发展壮大为9100多万名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也孕育出以舍生忘死、百折不回、勠力同心、敢于斗争为基本内涵的抗战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王杰精神、杨根思精神,乃至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等。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当前,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党团结带领人民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党的精神谱系必将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续写崭新篇章。
从精神谱系主线中把握潮流、明确方向。从历史长河来看,党的精神谱系主线以独特价值形态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升华路径,其发展脉络生动体现着党的建设和党长期执政的规律,体现着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体现着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清醒认识。“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了解这些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潮流,分析演变机理,我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走偏、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坚定前行方向不松劲,在新征程上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从精神谱系内涵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党的精神谱系中,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有着一段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故事,都蕴含着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力量。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丰厚滋养。在未来长征路上,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注定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只有继续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两路”精神、王杰精神、杨根思精神、铁人精神,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才能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从精神谱系传承中涵育心灵、砥砺品格。党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升华,每一种精神都彰显了先进人群在特定环境和特定考验面前的价值选择,拥有崇高的道德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建设精神强国和道德风尚高地,必须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传递党的价值判断,让党员干部在面对复杂变局时,能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面对外部诱惑时,能够保持定力、严守规矩,坚守心中的“开山岛”,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建设风清气正、朝气蓬勃的社会。
从精神谱系发展中汲取智慧、勇开新局。党的革命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奋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积累提炼出来的,饱含着经验和教训,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盈着智慧和勇毅,是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智慧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寻求借鉴,从精神谱系中感悟思路,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张广宇(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