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参事 > 正文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筑牢世界抗疫防疫之墙
2020-07-28 11:11:00  来源:新华日报

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继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走进国际视野、走进世人视线中,这对当前国际联合抗疫防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可持续性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坚持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人类共同价值,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通过改革、优化、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而实现全人类可持续性的共同发展。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建设性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双边、多边、区域命运共同体;参与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等领域的行动,搭建亚投行等多边合作平台等。实践证明,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顺应了全球化深度发展、世界秩序深度调整的需要,超越了崇尚丛林法则的达尔文主义和国家利益优先的霸权主义,阻滞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不仅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集中力量展开抗疫防疫,有力地延缓了疫情向世界扩散,为世界抗疫筑牢了第一防线,还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布疫情信息,尽己所能向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毫无保留与多个国家连线分享抗疫经验和防疫方案,真诚无私向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进行诊疗指导,为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疫情大暴发再次凸显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性。截至目前,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感染人数已超过一千五百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人类危机”。面对新冠疫情这个人类的公敌和人类的危机,各国再次站在了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对抗博弈还是团结合作?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还是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都提出要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并围绕国际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建议;同时,还宣布了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将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使命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中国对世界抗疫防疫的支持和援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动诠释,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鲜活写照,更是表达了中国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坚定意志和庄严承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疫情的持续蔓延态势,西方一些国家和政客罔顾人民生命健康,大搞疫情政治化、污名化,企图“甩锅”中国以此转移民众对其抗击疫情不力的不满。除此之外,某些西方政客和学者充当反华先锋,极力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国际化,是中国意识形态的全球化,是中国模式的世界化,给现行的西方制度和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挑衅。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某些西方国家之间谎话连篇的窘态和抗疫效果式微的窘境;疫情还是一面透视镜,透射了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停留在冷战思维的“历史惯性”和“霸权心态”中;疫情还是一面放大镜,让全世界人民前所未有地真切感受到今日之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国家,而且取决于木桶效应中疫情控制最差的国家。因此,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该放下两种意识形态之争,搁置两种社会形态之辩,凝聚共识,集体行动,共同开展抗疫防疫联合行动。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行动为人类开展抗疫带来了信心和力量。随着全球抗疫的深入开展,世界各国也日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问题、风险和挑战,唯有坚定而鲜明地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携起手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筑牢世界抗疫防疫之墙,才能在这次战“疫”中获得最终胜利。

莫春菊[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2018SJZDI014)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