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民
魏晓敏
颜云霞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是一场“特殊”的两会。“姿正腔媛”工作室的女评论员以“她”眼看两会,发出“她”声音,畅谈两会的“常”与“非常”、“大”与“小”、“变”与“不变”。
“非常两会”传递“中国信心”
非常时期,非常两会,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诸多“不寻常”“非常规”之处,不仅释放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信号,也为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理性务实的基调“非常”明确。会期缩短4天半;改革开放以来最短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一个个举重若轻的“非常”细节,无不体现出实事求是、理性务实的鲜明姿态。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都有可能发生。目标做减法,政策做加法,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民生为重的导向“非常”突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如此强调其优先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非常罕见的。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再加上874万新增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压力之大不难想象。也正是基于此,报告提出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不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既保持力度又考虑可持续性,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聚焦具体民生问题,凸显民生为重导向,深切的人民情怀跃然纸上。
兑现承诺的信心“非常”强大。受到疫情冲击,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能同样在疫情之中得到洗礼和检验。“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尽管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这改变不了中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种信心和决心,在两会各项议题中得到深刻展现。中国是全球工业部门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中国超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无可比拟,中国的数字经济正在全面提速……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十八般武艺”捕捉别样精彩
若想知道当年什么技术正当红,不妨看看这一年全国两会上媒体搬出了什么“神器”。在这个新闻的富矿、媒体的战场上,我们曾看到背着多信道直播云台的“钢铁侠”,看到戴着VR眼镜的“黑衣人”,看到15秒就生产出一条视频新闻的“媒体大脑”……媒体报道设备不断进化,展现着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也折射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受疫情影响,“云生活”成为今年的潮流,全国两会自然也带有“云”的标记。从新闻发布会的“隔空”问答,到“部长通道”的隔屏相望,“云上起舞”的全国两会,有着别样的魅力和精彩。如何诉说这份魅力、捕捉这份精彩?上会记者使出“十八般武艺”:5G﹢4K背包,实现“一包在手,高清视频我有”;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呈现“隔空千里,促膝而谈”;Vlog花式直播,诠释“叙事视听化、视听叙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兴技术优势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融媒体产品得到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罗杰·菲得勒在《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指出,媒介形态的变化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并且必然引起媒介内容的改变。宣传短视频《我是十四亿分之一》、3D动画《当哪吒遇上民法典》、评书音频《会声会语》……两会报道拥抱新技术、演绎新形式,越来越注重信息的可视化、内容的普及化、社交属性的强化,严肃的时政报道正在变得亲切生动。移动音视频的无缝引入,场景化传播的沉浸体验,迎来的是表达效率的提升、话语共鸣的增进,正如网友所说,“现在整个网络都是会场”。
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媒介样态花样迭出。“十八般武艺”也好,炫酷“神器”也罢,比起媒体用什么来报道,报道了什么显然更为重要。履职与建言,表达与倾听,讨论与参与,是两会永远不变的主题。借技术之“云”升级表达之“云”,借载体之“云”腾飞内容之“云”,让我们提取人民群众“关注”的最大公约数,向着更大的福祉迈进。
“小细节”折射“大情怀”
全国两会上有两个细节让人深受感动。一个细节是,当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时,与会人员全体起立,为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1分钟。顿时,偌大的会场悄然无声。另一个细节是,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话音刚落,会场内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无声和有声之间,令人动容——这是对“生命至上”的诠释,这是对“人民至上”的认同。经历过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中国人都深知其不易。在这场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和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但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而付出辛劳乃至献出生命的人都会被历史铭记。同时,每一个中国人又深知其勇毅。无论是对一个病人的倾情守护,还是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一切为了人民,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彰显。沉痛的哀悼、坚定的话语、热烈的掌声,小细节折射出为民大情怀,让人民对攻坚克难更有信心、对推动发展更有斗志、对美好生活更加期待。
纵观两会,这样的细节其实还有很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设定具体增长目标,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就业保民生居于突出位置,仅“就业”一词就出现39次;在新华社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2000余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细微之处见真章”。在特殊之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在新时代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