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脉动 > 正文
“爆改”菜市场:在改与不改中留住城市“烟火气”
2020-08-04 15:16:00  来源:新华日报

小小菜市场,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生,是展示城市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推进菜市场的改造升级,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爆改”菜市场。从南京3年提档升级300个农贸市场,到苏州老旧菜市场变身“网红市集”,再到连云港打造“智慧菜场”,我省各地均在上演菜市场“变形记”。未来实体菜市场是什么样子,应具备哪些功能?“爆改”后的菜市场如何承载市井生活,怎样留住烟火气?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生活气息让实体菜场“难以被替代”

著名历史学家、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没有市场就没有城市。”菜市场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最有人间烟火气。提起菜市场,很多人依然停留在“脏乱差”的老印象里,其实随着近年来各地城市更新改造,菜市场的“颜值”、功能定位、管理服务水平都在提档升级。

在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App上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各类蔬果禽蛋肉,这是疫情下一个常见的场景。在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看来,疫情背景下,菜市场改造升级有了更多的含义。其一,面对新型电子商务的冲击,再不改造升级,未来必然会被超越;其二,现在的菜市场,可以说是1.0或者1.5版本,在业态设计、环境卫生等方面相对落后,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其三,政府进一步引导,希望菜市场能够更加智能化、智慧化。通过改造更新,能够将菜市场嫁接到智慧商贸的体系当中,提升居民的消费体验感;其四,原来城市菜市场大多分布在密度高的老旧小区,在这一轮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菜市场的提档升级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副研究员何雨表示,在线菜市场确实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需要,尤其是疫情期间,非接触的购买方式有利于疫情防控,解决了部分人的消费痛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线菜市场价格还是偏高一点,对价格敏感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来说,实体菜市场依然是更好的选择。老年人三五好友结伴,乘着公交到偏远的农贸集市买菜,就是最好的例证。

“老年人乘公交买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采买过程,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他们到公园散步一样。”何雨说,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人际交往,都能在这其中实现。这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是实体菜市场与线上菜市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性,那就是实体菜市场独有的场景和空间,可以带来更多生活气息——消费者能够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热情的摊贩交流,与附近的邻里攀谈,甚至是享受讨价还价带来的快感;二是未来的功能定位中,菜市场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满足年轻人对新事物、快捷生活的需求,变成支持老年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等,这也是菜市场的价值体现。

真正的“网红”是口碑

青郁的蔬菜、规整的肉铺、讲究的南北干货,传统的修配钥匙、修补衣服的老铺子、新潮的咖啡馆,人流如织的老主顾、横飞的苏州话,这是改造后苏州网红市集双塔菜市场的日常,也是苏州市井生活最生动的场景。

除苏州以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许多菜市场“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吸引不少年轻人“打卡”。网红菜市场有多重价值,比如,打造有趣味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小型地标;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创新的一面,可以提升菜市场改造的标准,起到示范效果;一个城市有网红菜市场,能够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南京师范大学广告系主任朱强认为,网红菜市场是趋势,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不可复制性。网红最大的卖点是差异化,套用广告学的规范表达,就是独特的销售主张(USP)。“谁来做,能够承诺的对于公众的最大付出是什么,谁是潜在的输出对象,能够实现怎样的情感互动?解释好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网红。”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只是一味地复制、简单的“拿来主义”,实际上是对网红菜市场的一种误读。朱强建议,要注重挖掘差异性。比如,南通的“网红”,一定要突出南通的文化特质,回到当地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如果能抓住这些要点,再加上颜值,一定会成为打卡集散地。

菜市场姓“菜”,本质是生活,不是打卡。网红菜市场确实很吸引人,但过了这股新鲜劲,发完朋友圈,人潮也逐渐散去,红不了多久就沉寂了。“‘红’是视觉效果,真正吸引人气的是菜市场里热气腾腾的生活,真正的‘红’是老百姓的口碑。”何雨认为,菜市场改造升级,其实不必过分用“红不红”进行考量。做到环境干净卫生、产品质量可靠、服务态度良好,吸引附近居民愿意走进菜市场,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即使没有网络上的“红”,在附近居民的口碑中“红”就够了。

物美价廉才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菜价是菜市场改造升级中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影响人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菜市场这个生态圈内,附近居民、个体商贩、菜市场运营管理者互相依存、相互影响。而摊位费和菜价是三者之间最直接的连接点——摊位费决定了商贩的去留,一些菜市场改造升级后,摊位费也“水涨船高”,商贩一旦将过高的摊位费转嫁到菜价上,就会造成顾客的流失。

上海媒体在走访当地永年、泰康和黎安集三家“升级版”的菜市场后发现,环境和设计上的改变并未给这些菜市场带来更多生意,有的菜市场甚至客流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就在于被抬高的菜价。

“这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不可回避。”朱强表示,因为改造升级中有投入,自然带来成本的上升。从投入方的角度来看,菜市场改建的成本,政府应当多承担,社区也要承担一部分,不能一味转嫁给摊主来承担。即便摊主要承担部分成本,也应当是慢慢平摊,而不是立刻追回成本,否则就是对健康市场的一种破坏,是过分急功近利的体现。再从居民的角度来说,也应当适度理解,因为舒适环境本身是有成本的,稍微高一点的菜价换来良好的购物体验,应当是可以接受的。

菜市场姓“公”也姓“民”,升级改造时,应突出公益性。何雨建议,需淡化改造升级中的营利性色彩。有的地方政府为菜市场改革提供75%的经济补贴,菜市场运营方只需出四分之一的改造成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摊位费、租赁费,从源头上降低菜价的成本,真正让利于民,老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

理想菜场,最是人间烟火气

未来菜市场究竟是什么样,应具备哪些功能,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保留住菜市场的‘原汁原味’,千万不能大拆大改。”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小钊指出,越来越多的老菜市场消失,或者被改造“升级”为“超市”,失去了菜市场原有的味道,这是应当避免的。要维持菜市场独特的烟火气、人情味,首先要在功能定位上做好规划设计,要基于周边的服务对象、服务半径来考量,更贴近周边居民的生活需要。

布局很重要,细节也很重要,要下好“绣花”功夫。刘小钊举例,比如,从完善设施的角度来说,除了电梯、空调、厕所等一些常规设施以外,还要考虑一些特殊对象的需求。对消费者而言,菜市场可以细分成众多特殊的场景,年轻人到菜市场,他没有挑挑拣拣的需要。针对年轻人,做好定制,比如提供净菜、简单的肉品和蔬菜的套餐。对于老年人来说,他有相对充裕的闲暇时间,就要给他一个挑挑拣拣的空间和相互交流的活动场地。再从摊贩的角度来说,有的摊贩需要带小孩,就要像许多公共空间设置母婴室一样,在功能设置上体现人文关怀。

“菜市场的规划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市民等共同参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仅强调由一方去主导。”刘小钊补充道,城市更新应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是说政府引导建设宜居城市,激活城市“遗失的角落”;自下而上,是说真正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因为菜市场的使用者是普通百姓,要倾听基层百姓的声音。设计师也好,管理者也好,首先要走入基层,去观察菜市场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有什么问题,有哪些可以延续,有哪些需要进行改造。这样的改造,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

菜市场空间改造,既是物理环境的改造,也是服务环境的改善。在胡小武看来,服务环境、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包含很多的面向。我们喜欢某个菜市场,一定是某个商贩卖的东西特别符合需求和口味,服务很到位,从而形成用户黏性。同时,逛一趟菜市场可以干几件事情,菜市场的功能多样化,性价比就提高了。苏州有个特别好的做法叫“邻里中心”,以菜市场为核心,将拿取快递、基础药物的购买、修补衣物等许多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场景。它是一种shopping mall,但不是大型商超,而是一站式满足居民最基本需求的空间,可以说是居民生活的副中心。

菜市场升级改造,重面子更要重里子。何雨表示,结合菜市场空间布局,进行内部合理分工,同时,与城市更新中的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进行匹配,才是可持续、有生命力的改造。

“爆改”菜市场,改的是外在的形式,内容还是服务、便民、情结、归属感、烟火气息,这些不能改,还要加强。未来菜市场,应当还是有烟火气的市井生活空间。让老百姓回到传统的市井生活空间——南京,回到老南京的生活;苏州,复制老苏州人的生活,一定会有活力,会吸引人。胡小武期待,菜市场的改造升级,留住城市原有的味道,既是菜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老菜市场才能真正焕发新生。 本报记者 杨 丽

他山之石

上海愚园市集

上海愚园路上的愚园公共市集是上海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1200多平方米的全新空间共有两层,一层以智慧菜场、便民超市、情怀食肆等生活服务业态为主,并邀请原来在弄堂里的修鞋铺、裁缝铺入驻其中,形成别具一格的工作坊业态群。二楼则以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为主。黑色的主色调、复古的大理石地板、白色的墙面、原木色的台阶,复古与现代在这里完美结合。这里是社区艺术活动空间,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白领提供各类艺术展览,目前主要由粟上海社区美术馆、LUNA DANCE STUDIO和弥金画廊组成,以满足周边居民及白领的艺术展览参观需求为定位。

苏州双塔市集

双塔市集除了具有传统菜场的功能,更集购物、娱乐、学习、休闲于一体,每处细节都体现着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与共生,满足了人们不断“进阶”的消费需求。顺应自然形成的生活业态,是双塔市集的首要特点。升级后的双塔市集,拥有62个生鲜摊位,18个小吃摊位,它们占据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双塔市集引入更多功能,增加了裁缝店、修锁店、咖啡店、酒馆、花店等,致力于将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和游客汇聚于此。室外沿河区域的空间也得到合理规划,化身为户外市集,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出现,呈现苏州非遗产品、原创设计和文创品牌的魅力。

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

作为荷兰的第一室内市集和首座顶盖式食品市集住宅,鹿特丹市场是结合了居住和购物的新型城市建筑类型。这座占地95000平方米的市场将食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联系了起来。市场大厅长120米,宽70米,高40米,它的墙和房顶是由228个公寓构成的一个大弧形。顾客可以按需购物、吃饭、娱乐、居住和停车。拱形的建筑具有良好的开放形象,两端是透明的玻璃幕墙,顶部内拱面是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丰饶之角”,堪称整个荷兰最大的艺术作品。鹿特丹拱形大市场将城市功能与艺术展现惊喜融合,真正实现了公共和持久的城市化建设。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