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脉动 > 正文
读懂拒绝背后的善意
2020-11-03 15:17:00  来源:新华日报

这两天,感动中国的女校长张桂梅一直在热搜榜上“热乎着”。这次不是因为她的先进事迹,而是她对“全职太太”捐款的严词拒绝,引发了争议。

“你给我滚出去!”乍一听上去,这话很刺耳。学生好心来捐款,怎么能这么不领情甚至骂着赶人?全职太太难道就不能做好事了,这是不是一种歧视?教师教书育人,这样的示范到底对不对?面对这些质疑,我们先别急着下判断。

我们身边不乏全职太太们。对于“要不要当全职太太”这一问题,很多人会说,这是个人选择,应当理解和尊重。可对张桂梅来说,这并不容易。看多了山里的女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弃学、早早就嫁人的坎坷命运,这位女校长说,“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让她读书。”“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11年间,这位“奇迹校长”让1645名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而如今,曾经从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又当起了全职太太,这明显与张桂梅一生努力的方向背道而驰,正如她所说的:“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责备背后,更多的是惋惜,是恨铁不成钢,是“爱之深,责之切”。

昔日的女学生做善事值得肯定,这些善款也能帮助更多的女孩从大山里走出来。可施与受,是双方价值认同的过程。古人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同理,如果受赠方不认同捐赠方的价值判断,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女孩走出大山,不是为了当全职太太,最起码,不应当成为大多数女孩的选择。一旦接受这份捐款,会不会给其他女孩带来误导?这份拒绝中,是对“帮助更多女孩走出大山”事业的坚持,也是对女孩们“成就独立自我”的更高期待。这样想来,张桂梅即便言辞犀利,却是“话糙理不糙”。我们应该理解她对全职太太捐款的拒绝,也应该读懂她对女孩们的期望。

好在,张桂梅校长拒绝捐款的故事里,有了一个美丽的结局。疑似当事学生作出回应称,自己当时是因为孩子太小没去上班,第二年已经考上了某小学的特岗教师。这一定让张校长很宽慰。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现实中,有多少女性像这名捐款的女学生一样,因为“孩子没人带”而成为全职太太?早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选择离开职场的原因,并非自己喜欢和有条件成为全职太太,而是被家庭负担这座“大山”所牵绊。换句话说,这不是“选择”,而是“无奈”。

对于那些被迫成为全职太太、想要重返岗位的女性来说,家庭成员应如何互相理解、做好分工,社会又应给予怎样的帮助?拒绝“全职太太”捐款事件的背后,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女性的现实困境,给予她们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扶持,带她们走出另一座“大山”。

杨 丽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