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正文
解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
2020-06-30 10:38:00  来源:新华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着手谋划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探索并确立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更加坚定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不能百废俱兴,只能从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工业、农业抓起。我们党首先提出的是“一化”,即“工业化”。1950年8月24日,周恩来指出,“要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之后不久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两化”,将“国家工业化”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另外加上“农业社会主义化机械化”。 1954年6月,毛泽东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把四个现代化写进了总纲中:“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符合当时我们党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实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也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选择。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防是保障。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既是我们国家建设和安全层面的迫切需要,又可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集中力量搞建设。

从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提出四个现代化后,“四化”的提法有所变动,到1964年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确定,再到1975年的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就一直延续至今。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后,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江泽民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后,又把邓小平的“第三步”21世纪的50年时间细化成三个阶段,变成新的“三步走”战略。胡锦涛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把我们党的现代化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对现代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并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第三步30年时间又分成两个阶段和两个目标。第一个阶段,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 “富强民主文明” 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

石平洋(作者单位:淮安市委党校)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