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正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0-11-17 09:39:00  来源:新华日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定位新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论述,关于“科学合理规划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论述,关于“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的论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于江苏自觉地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关系”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关系”的重要论述,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投入的关系,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双赢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因此,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揭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以实际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解决环境污染导致的民生之患、民生之痛,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永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合理规划城市“三生空间”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协调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的关系、城市人口增长与污染处理的关系、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及生态空间的关系,开创城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崭新格局,是摆在江苏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关键在于要努力协调好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为此,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提高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的边界和底线,又取得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齐头并进的良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以科学的空间观为指导,从整体统筹协调的高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的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建设。只有大力培育人的生态理性,提高人的生态文明素养,才能推动人们成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是帮助人们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的重要内容。江苏因水而名、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和鱼米之乡。长江、淮河、大运河以及以太湖、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骆马湖等为代表的诸多湖泊,既承载着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为全国水资源的科学调剂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促进着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上也表现得十分显著,“北缺南丰”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战略高度指出,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提高向北调水能力,另一方面北方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业,节约用水,不能随意扩大用水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全社会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以环境美的新江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为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作者:方世南   编辑:蔡阳艳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