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学林 > 正文
质有而趣灵:江南“文化龛”的显性特征
2020-06-09 15:30:00  来源:新华日报

约7000年前,江南文明开始兴起。江南学术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身文化“小传统”。今天,我们对话学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姜晓云,探求江南学术文化的最初发轫。

记者: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历史概念,还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概念。江南地区最初的“文化龛”是如何形成的?

姜晓云:江南纵横交错的河网、湖荡,与平原上散布的大小孤丘相组合,将长江三角洲平原分割成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地理单元格。在远古时期,江南先民就生活在这样的地理单元格内,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格内,一方面创生地的主体文化可以独立生发,另一方面也规避了外来文化过度蔓延而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原始社会初期,江南各个区块文化特征的差异相对明显。在江南原始社会早期发展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类型,如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根据文化个性差异,学界曾将马家浜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域划分成了几个地方类型。散落在江南地区各个地方的氏族聚落,在封闭的地理单元格内保持了地域文化的主体个性。考古学家童恩正就曾指出:“由于山峦阻隔,河川纵横,森林密布,沼泽连绵,人们只能在河谷或湖泊周围的平原上发展自己的文化,自然的障碍将古代的文化分割在一个一个的文化龛中……文化龛之间虽然相互存在影响,但交往却不如北方平原地区那么方便密切。”

“文化龛”的形成与发展,使江南地区的文化在初期如百花齐放一般自然生发,促进了江南文化的多样性。江南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长期处在自足封闭、闲暇少争的自然状态之中,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杂花生树”式的自然生发景象,与北方文明“百川东到海”式的大一统场面明显不同,这也是江南学术文化发展逻辑的起点。

记者:植根于“文化龛”中的江南学术文化有哪些特征?

姜晓云: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龛”阻碍了聚落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文化思想上更多的是对原始诗性智慧的自然延承与发展,习惯于个体情感自然呈现这种诗性表达方式,而不是采用道德认知的方式。

第一个特征,是自然诗性思想。在诗性智慧的影响下,江南先民在审美方面更多关注于自然事物,诗性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喜好。随着江南先民生产力的提高,于是出现了古朴的原始艺术。在许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上,都有一些刻画的图纹。这些几何形图案取材于先民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般以自然植物或动物图案为主,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喜爱,也反映了他们崇尚自然的审美观。比如,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绘画艺术精美的陶器,如鱼禾纹陶盆、稻穗纹陶盆、植物纹陶块等,其中鱼禾纹陶盆采用了抽象写意的手法,一面中间刻着一对兽目,两侧刻有鸟纹;另一面中间刻着生机盎然的禾苗,两旁各有一条游鱼。线条明快,构图简单,达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第二个特征,是“禨祥”崇拜观念。生活在相对独立的“文化龛”中的江南先民,在生产力水平和认知水平还比较低的史前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不可捉摸产生了敬畏与喜爱。先民们通过祭祀的方式来敬神,因此江南地区早期巫风盛行:“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先民们相信万物有灵,对鸟类、蛇类、山神和土地神等自然万物都有信仰,认为自然万物都可以保护他们,形成了泛神论思想,尤其崇拜和信仰吉祥之神。1976年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铜钺,其正面图案是四个人身鸟首者在泛舟,这与后来铜鼓上被认为是鸟图腾的“羽人泛舟”图案基本相同。而且江南地区有“文身断发”的习俗,《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其文身断发的习俗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文身像龙而不加害这样简单,而是文身断发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宗教行为,闻一多指出“他们断发文身以像龙,是因为龙是他们的图腾”。江南先民在身体上文刺“龙”的花纹。“龙”的花纹其实就是“蛇”的花纹,因为江南地区蛇也叫龙,比如江苏宜兴地区至今称家蛇为“苍龙”,浙江杭嘉湖地区称之为“天龙”。

第三个特征,是玄虚的生命哲学。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中国哲人喜欢对常见而多变的水进行思考。面对多水的江南,先民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在文明初期,江南先民也同世界上其他人类文明开始一样,会思考自己来自哪里,以及世界的源头在哪里。这时他们往往会想到滋养他们生命的水。《越绝书·计倪内经》记载:“(越地)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濬流,沈而复起,因复相还。”一方面,江南地区东临大海,广阔无垠的海洋,有氤氲磅礴的景象,因舟船的发明,海上交通来往而荟萃四方的逸闻,开阔了先民的思维空间,也刺激了想象力;另一方面,江南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溪流,使先民在表达感情方面,如灵动的溪水一般,更趋于委婉含蓄,这就和北方中原的思想不同。王国维也认为:“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玄想,北方人重实行。”

记者:江南学术文化的基本范式是什么?

姜晓云:由于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江南学术文化是以“质有而趣灵”的诗性存在方式,进入中国人的精神版图的。“质有而趣灵”语出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质有而趣灵”作为江南学术文化的基本范式,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乎自然,肯定“有”;二是这种“有”会向“灵”的方面转化,体现超越性。这种“自然—审美”的江南学术文化范式,有别于当时北方学者讲求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式的“政治—伦理”范式。

记者:江南学术文化有哪些先行者和代表人物?

姜晓云: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为避王位,不惜“弃其室而耕”。相传其为孔子的老师,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有着“南季北孔”的美誉。其自然通达、博学清言,是江南学术文化的先行者。

季札的言行,遵循依乎自然的天道观。《礼记·檀弓》和《孔子家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季札从齐国返回途中,长子去世,为了免长途车马劳顿,便将他埋葬在赢、博两地之间。从先秦贵族的葬礼来看,都是以厚葬为主,季札在吴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其长子去世理应给予厚葬,但季札认为人的身体从自然的土地中来,现在重新回归于土地,这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却又相信人死后灵魂还可以存在,且无往而不在,具有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思想。

随性自然的学术态度。《史记》记载:“吴使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季札的评论都是听完演奏后立刻给予的评论,并没有多加思索,表现出了季札对周乐的熟知以及高超的学术造诣。他凭借主观的第一感受进行评论,也反映了江南学者随性、自然的一面。在评论中,季札用“渊”“泱”“荡”“沨”“深”“流”等词语来形容观感,也体现了多水的江南学术文化特色。

发自内心的自然深情。季札交聘中原,路过徐国时,徐君喜欢上他的佩剑,但没有说出口,因为季札出使还要用。等到季札归来,徐君已死。季札专门拜墓,并拔剑相赠。东汉时期江南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两次褒赞了季札的挂剑行为,并驳斥了传书中季札呼“披裘而薪者”取“路有遗金”的虚言。其后的魏晋风度实滥觞于此,这是江南学术文化里一直蕴藏着的宝贵传承。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孙武。其在吴国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孙武论兵以象尽意,“质有而趣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尤其多以水来比喻战争。“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千仞之溪者,形也。”他将用兵比为决溪之水,说明军形贵在变化,积攒力量具有气势,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用奔流疾驰的激水来比喻说明行军贵在神速,用具体的流水漂石这样的现象来形象说明抽象的军事理论。季札与孙武,一文一武,成为江南学术文化起步阶段相互辉映的“双星”。

计然、范蠡的思想,也具“质有而趣灵”的特征。计然,自宋国游历至越国辅佐勾践,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方略,留下著名的“计然七策”。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就是从自然经济日用中求“物之理也”。范蠡,自楚国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成功复国。其本着自然天道观,功成身退后,主动离开政治,不仅让越王勾践想念,让后来的读书人所艳羡,而且以崭新的商贸观念,从事“货物所交易”,为知识分子走出了一条新路。

记者 杨丽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