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21-11-24 10:29:00  来源:光明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辉煌历史,对这个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取得的伟大成果和伟大意义作出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理论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如这次全会决议所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一个自觉适应历史任务变化和历史阶段演进的历史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准确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大历史论断,必须把它放在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来领会和把握,深刻认识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来源和理论来源,深刻认识这个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继承发展。

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

一定的理论总是适应一定的实践要求产生的,也是必须随着一定的实践进展而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而产生,并在引领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体讲,就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创造了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个阶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第三个阶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武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意味深长地指出:“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我们就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论的源泉和价值在于实践,理论创新的基础和目的在于实践创新。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呼唤,是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总结,包括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是这样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也是这样形成的。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理论的价值全在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回顾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改革开放而言,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制定新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尊重和保障人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成就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取得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及其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完全可以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总是不断前进的。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先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新时期发展到了新时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领导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一个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在过去奋斗基础上开创出来的新时代,凝聚着一系列开拓创新成果。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自然而然包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实践源泉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理论源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决议》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在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新的系统概括: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决议》强调,“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运用,更是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根本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张来明)

作者:张来明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