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深刻认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里程碑意义
2022-08-08 08:21:00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历史观,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44年改革开放发展史、73年新中国建设史、101年党的革命奋斗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巩固拓展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加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步伐,谱写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奋斗赞歌,堪称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上的精彩华章。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是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从15、16世纪之交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人类历史发生了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转折。资本主义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思潮和运动的社会主义也应运而生。此后300多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直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进入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独立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奇迹,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鸿篇巨制。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创造了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新辉煌,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有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时代10年,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时代1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构成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坚定了战略自信和历史自觉,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广泛的时代价值。

十年磨一剑,奋勇再向前。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已经彪炳史册,其里程碑意义也必将砥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进,不断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吴荣生,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编辑:秦春凤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