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⑦
2023-05-30 07:48: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海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深刻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意味着人和自然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修复和利用自然,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明确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系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一把钥匙。“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通过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的实践性互动实现新发展。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孕育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也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平衡的关系。然而,自工业文明以来,为了经济利益,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无序开发甚至掠夺索取,导致了触目惊心的自然创伤和难以解决的全球生态问题。因此,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欲优先、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摈弃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守护好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这是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断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日益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必须顺应人民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机遇挑战

面对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理论认识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更加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党中央先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绿色”明确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将污染防治确定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把“美丽中国”作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正式写入党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凸显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筹划。

在实践探索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面对日益增强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党领导人民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其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形成构建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其二,生态质量持续好转。先后颁布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调整优化能源生产使用,空气质量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其三,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推动开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生态修复新格局初步形成。其四,绿色生活氛围逐步浓厚。不断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其五,对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坚定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力量。

应当清醒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与变革的同时,现有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系统保护、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短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效益,坚定不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定不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要求。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健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观念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先导。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继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国土是实现绿色转型的空间载体。要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途统筹和协调管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系统推进清洁生产,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集中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多区域、多主体协同治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自然是由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保护监管补偿体制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生态空间的监管与保护,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要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立足我国能源禀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升能源系统智能化水平。要践行多边主义,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多领域、多平台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积极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