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某地针对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提出一系列减负措施,其中要求“严禁在考察考核、监督检查、起草文件等工作中,以各种理由要求地方单位起草初稿”,引发关注。
起草报告、文件,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出于工作需要,上级机关起草一些文件,常常需要基层参与,便于更好倾听一线声音,吸收借鉴经验做法。
但要看到,写作广泛征求意见,“主笔”角色不能错位。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将“主笔”变成找人“代笔”,让基层“拿初稿”。有的监督检查后,指定下级单位汇总材料;有的在调查研究中,让基层干部“代想”问题、“代找”素材、“代写”报告,甚至反复提出修改要求;有的以不熟悉情况等为理由,让下属单位提供领导检查工作的讲话初稿。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本该上级机关撰写的材料,却转嫁给基层,基层干部“不得不接”,耗费了抓落实、服务群众的时间,增加了负担。针对图省事摊派任务等官僚主义现象,必须从严予以整治。
从上级机关抓起,以作风实带动文风清。不管是起草报告,还是撰写文件,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带来切实帮助。要从一文一会抓起、一人一事改起,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公文“短实新”、真管用。领导干部应带好头,既迈开腿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更沉下心思考,亲自动手起草讲话报告,切实发挥表率作用。
额外负担减下来,减出的是基层干部的获得感、精气神。把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基层干部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惠民利民的实事。纪检监察机关应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种种现象,深化整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任务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问题,推动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使党员干部更好担当尽责、为民造福。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