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多星 > 正文
以党建引领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2020-05-12 15:29:00  来源:新华日报

春节期间,涟水县返乡人员达十几万,其中重点疫区回涟人员有近2000人。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涟水县以党建引领破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部署、全力落实、全情投入,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建引领 疫情稳控成果显著

涟水县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做到善学习、善统筹、善创新、善落实,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冲在一线,担当写在一线,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保障。

压实主体责任。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参照省市指挥体系以及应对SARS领导体系,研究建立组织指挥、务实防控、快速救治、物资保障、应急值守五项机制;严格要求各镇(街道)党委、各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发挥主体责任,就地“扎营”,对辖地内重点人员落实“四包一”制度;同时,在全县6个国省干道出口设卡管控,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由公安交警、卫生医务和交通稽查等300余名党员干部昼夜值守。

强化活动管理。关停除药品、食品、日用品以外的饭店洗浴KTV等所有经营娱乐场所,停止各类包括家庭春节期间的聚餐、打麻将扑克、红白事办理等活动,停运公交客运线路。县委各督查组、调研组、县纪委以“四不两直”方式,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反疫情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绝不纵容姑息,2人因防控不力被处理。

大力发动宣传。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一封信》,“醉美五岛湖”官方公众号、电视台、自媒体连续循环推送和播放防疫政策,各镇街运用小喇叭、流动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做好家庭和个人卫生,理性对待,配合工作。积极宣传共产党员“疫”线先进事迹,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抗“疫”人员581名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党旗下宣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科学有效隔离。对摸排出来的重点人员立即采取14天居家医学观察,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选择条件较好的宾馆,组建一支由医务、公安、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一份温馨服务套餐,尤其是针对老人、小孩、慢性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安排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帮助其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隔离的烦躁情绪及心理原因引发的行为障碍。保护好一线医护人员,对全县发热门诊的诊疗、救治条件进行超前研究部署,制定流程图和操作实施方案,全县没有发生医务人员被感染现象。

经受考验 社会治理仍有痛点堵点

我们的治理模式经受了疫情的考验,但是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小区的服务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组织不够健全,不能发挥服务作用;部分小区物业管控不够严,存在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还有部分小区人口基数大,人员性质复杂,管理难度高。

社区治理力量、治理能力较弱。部分社区经费不足,没有防疫检测设备,人员不足,无法做到小区值守全覆盖,还存在年龄老化的问题,关键时刻无人可用。面对严格的封控措施,这些社区有些力不从心。

党员表率作用还有空间。县里发布党员干部进社区通知后,社区对所辖党员数量没有数据,少部分党员不报到,或者“打卡式”报到,有的在社区也不亮身份,不能发挥表率作用。

社区心理服务是短板。对于社区干部、网格员来说,长时间值守卡点导致身心疲惫,有的影响了自己生活,还有部分群众在疫情期间违反规定,焦躁易怒,容易引发冲突,需要尽快加强社区心理辅导服务,提高社区治理抗压韧性。

完善机制 危机处理大有可为

实践证明,涟水县委县政府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措施得当,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起到关键作用,也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发挥党建引领机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涟水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如果两千个党支部都能成为星级示范支部,四万名党员都能守好自己的“责任田”,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在“德治、法治、自治”的治理体系下,涟水基层社会将更加安定有序。

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联防联控平台,搭建信息交换平台,对重点人群、物资保障、社会舆情全覆盖,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切实发挥服务功能,引领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力量开展物资筹措、公益宣传等公益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克时艰的合力。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此次疫情暴露出我们重大危机事件的专业储备不足的问题。除了思想上的培训,也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干部、群众、下沉党员开展应急处置、防灾救灾等培训演练,平时要做好应急宣传工作,确保重大危机时忙而不乱、忙而有序。

王向红(作者为中共涟水县委书记)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