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正文
弘扬抗疫精神 讲好抗疫故事
2020-07-07 09:51:00  来源:新华日报

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壮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丰富生动、最具有启发教育意义的教学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抗疫的生动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讲好抗疫故事,对于启发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深入阐释我国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中的力量彰显,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中,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显著优势、激发强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强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收集整理疫情防控期间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重大方针政策、抗疫成果、典型案例等资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立体呈现中国人民抗疫的壮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好抗疫故事,激发青年学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紧急驰援湖北武汉抗疫期间,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新时代“最美逆行者”,演绎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抗疫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赞歌,诠释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精神力量。思政课教师要把人民抗疫过程中涌现的中国故事以及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对接起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当代大学生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实质,增强理性思辩和逻辑思维能力,坚定理想信念。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行动进行无端抨击与指责,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伟大的抗疫实践极尽污名化、政治化操弄之能事,肆意歪曲、攻击、抹黑中国形象,妄图混淆视听,甩锅、转嫁责任,误导欺骗民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回应大学生对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的关切,破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正本清源,辩证理性认识西方民主政治和普世价值观的实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曲直。

深入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引导当代大学生理解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的重大意义,树立大局观、历史观,培养全球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因势利导,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讲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讲清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一方面,要介绍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阐明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世界各国只有携手并进,守望相助,才能战胜疫情,走出疫病的阴霾;另一方面,要阐述中国为世界抗疫做出的重大贡献,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而屹立不倒,靠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气势如虹的人民力量。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罗志勇(作者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为2017年度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重点项目“‘大思政’视野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学科协同效应的基本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