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智库周刊 > 智胜榜 > 正文
突破困境,从“好起来”迈向“强起来”
2020-05-12 15:34:00  来源:新华日报

做强做大做优,是党的十九大赋予国有企业的光荣神圣使命。近年来,徐矿集团面对资源枯竭的发展困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系统化的革新创新,破除了“关井走人”的发展“魔咒”,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转型重生之路,今年更明确了建设“五强”新徐矿的奋斗目标。那么,是什么让徐矿的转型重生之路走得如此“快”“准”“稳”?探索“徐矿之治”,能否为其它资源型企业的“破茧蝶变”提供样本和参照?本期《智库周刊》邀请了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与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展开“云对话”,探寻徐矿集团快速摆脱资源局囿、实现高质量服务全省能源安全保障的创新路径。

“五满理念”开启快速转型路

沈 和: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作为一个具有纯正红色基因的国有企业,徐矿集团的转型发展中,党建力量起到了怎样的引领与助推作用?

冯兴振:2017年初,受矿井关闭、资源枯竭等因素叠加影响,徐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徐矿新一届领导班子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总结形成了“五满”理念,即以满怀对党的忠诚举旗定向、以满满的正能量凝聚职工、以满眼都是资源的理念经营企业、以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选人用人育人、以满腔的家国情怀造福职工。

在“五满”理念引领下,徐矿将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中,通过“走访转”问计职工,最终确定了以煤电化为“主体”、以盘活存量资源和开发无形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总路径。采用创效“造血”、创业“补血”、扭亏“止血”、融资“活血”、防控“抑血”的“五血疗法”,迅速扭转多年亏损局面。

三年来,徐矿锚定高质量的发展与转型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上缴国家税费79亿元;建成新疆最大的井工矿,平凉新安煤业产能核增至150万吨/年,迈入大型矿井序列,锡盟煤电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服务外包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项目达36个,创收58亿元;企业职工工资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沈 和:国际经验表明,资源枯竭型企业成功转型者极少,大多数都难逃企业关闭、职工失岗、生态破坏、环境失治的宿命。但是,徐矿集团却能通过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实现成功破局,其根本要诀就是准确把握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举旗定向、凝聚人心和最大化聚合奋斗激情、释放团结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徐矿在转型关口期及时提出的“五满”理念,既增强了“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有效打开了全体员工充分展示积极性创造性的窗口。

“三大样本”精准破局解困

沈 和:对资源型企业来说,因资源而兴,也容易因资源而困。近年来,随着徐州本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和绿色发展的蔚然成势,徐矿集团被推到了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现实困境,徐矿是如何重整布局,实现凤凰涅槃的?

冯兴振:2018年,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先后到徐矿调研,嘱托徐矿“到国家煤炭大基地中去布局,延伸煤电、煤化工产业链”“要把徐矿发展放到全省大局来谋划”,对徐矿的转型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年来,徐矿牢记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嘱托,跳出徐矿谋发展,积极抓住苏新、苏陕、苏蒙合作机遇,先后布局建设了“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省内清洁能源“六大基地”,创出了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样本”,既推动自身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煤基高级化升级,很好地解决了产业接续问题,也为江苏经济发展构建了更为多元、更加可靠的能源保障基础。

同时,通过开展以技术和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成功地把人员“包袱”变成创效财富。目前集团服务外包创业人员近万人,年创收20亿元;生态修复方面,累计投入生态治理和村庄搬迁资金44.4亿元,配合地方政府相继建成潘安湖、安国湖、九里湖等国家生态湿地公园,把衰败的采煤迹地变成绿水青山,破解了生态治理难题。

沈 和:只有坚守主业发展,以满眼都是资源的理念经营企业,才能端牢饭碗,走出浴火重生之路。面对现实局囿,徐矿跳出资源找资源,把发展放到更大的市场格局中发挥专业优势,并借此推动企业往现代化管理、一体化产业链延伸、新能源开发等方向迈进,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积蓄了更多无形资源,尤其是增强了创新力和竞争力,无疑是给原本濒临枯竭的企业引来了活泉。

“十大体系”重塑“徐矿之治”

沈 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国有企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构建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体系。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徐矿在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冯兴振:企业现代化转型和现代化治理效能提升的背后必定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做支持,徐矿也不例外。转型中,我们以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为根本指南,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对制度体系从十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立健全了党的领导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投资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平台管理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管党治党体系等“十大体系”。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目前的“徐矿之治”不仅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融合,还建立健全了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其他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化公司治理体制,探索解决好“徐矿之治”问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

沈 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有企业必须走在前、做表率。徐矿的转型重生之路也是现代企业的改革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徐矿扣准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深刻认识到了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意义,真正实现了建章立制与解决问题的“知”“行”统一。

“五强徐矿”聚力升级高质量

沈 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徐矿从“好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关键之年。在此基础上,徐矿提出了“五强”新徐矿建设的发展目标。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五强”新徐矿的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是什么?

冯兴振:经过三年的发展,徐矿集团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想要循着这条改革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再接再厉实现企业从好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徐矿提出了建设发展能力强、治理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为民能力强、政治能力强的“五强”新徐矿奋斗目标。“五强”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建设国际化特大型省属能源集团的现实路径。

为实现“五强”新徐矿的建设梦想,我们于实践层面又提出了更具体的操作思路。总体来说是在加强党的领导、巩固转型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核心主业倍增、物流贸易倍增、服务外包倍增、工程建设倍增和“高大上新”倍增“五大倍增计划”,一方面集中精力抓好煤电化主业,打造优质主业产业链,另一方面同步开发存量资源,发展煤炭贸易,推动服务外包专业化发展,以切实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沈 和:做强做大做优,是党的十九大赋予国有企业的光荣神圣使命。徐矿集团如何从一个“百年老店”真正变成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常青树”?建议徐矿集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增创数字化发展优势,拓展国际化市场空间,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奋力打造实体经济“能源航母”,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更强、更优、更安全、更可持续的能源保证。

本报记者 笪 颖整理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