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020-02-12 11:15:00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作出部署,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对反腐败制度建设上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这一重要论断更是提升了我们对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新要求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长期成功经验总结提升

“三不”机制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科学提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这种提法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从制度建设视角看,说明我们党目前已经具备了提出新要求的时机和条件:一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腐败与反腐败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从腐败占上风,到腐败与反腐败处于胶着状态,再到“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直至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作出“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要论断。我们党通过强力反腐高压震慑,以治标的方式为治本赢得时间,目前已经到了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系统推进、协同推进、构建体制机制的阶段。二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十二届省纪委三次全会指出,我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有四方面表现:一是党的领导弱化虚化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三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因此,我们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性和复杂性丝毫不能低估。“不能”“不想”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同样,不敢的“高压线”丝毫不能松动。三是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符合反腐败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讲,“不敢”“不能”和“不想”,只要实现了其中任何一条,腐败就可以得到控制,但腐败得到控制的稳定性是不同的。在“不敢”条件下腐败得到控制的稳定性最差;“不能”的稳定性稍好一些。要想最大限度的防治腐败,还得让官员“不想腐”,这才是腐败得到控制的最稳定状态,也是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三不”任务涉及腐败成本、腐败机会、腐败动机,各有各的功能,相互不能替代,所以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协同作战同向发力,就是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二、新要求有具体的目标指向: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内容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保障。所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它单列一条作出部署。而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方面提升了“三不”任务的地位和层次,另一方面说明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有利于”。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个角度看,整合反腐败资源和力量,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扩大监督覆盖面,增强监督有效性,有利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从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角度来看,这是高质量发展在反腐工作的具体体现,它将提升腐败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维护保障好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一致性,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基本载体就是抓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制度的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党内监督的重大制度创新。省委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办法(试行)》,使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制度设计在我省落地。下一步我们应当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针对当前党内监督执纪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党内监督执纪的发展态势,持续聚焦党内监督执纪这一重要任务,着力提升我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质量与水平,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三、新要求有清晰的路径选择:打通内在联系实现叠加效应

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这一新要求,既明确了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任务,也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既有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腐败发生机理的理论支撑,还因为现实中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谋划部署,我们都还存在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构建体制机制的路径选择上寻找着力点:一是持续做好“三不”中的各项工作。首先解决不敢的问题:要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绝不放松惩治。其次解决不能的问题:要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科学设计。一般来说,对权力的控制有两种方式,就是监督和制约。既重视监督,也要防止监督万能论,从执政成本考虑,更要注重权力制约问题。再次解决不想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倡导廉政文化,抵制“腐败亚文化”。针对办事请客送礼、找关系等现象开展专项治理,强力扭转“民求官办事送礼理所应当、官为民办事收礼合情合理”的错误认识。我省提出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意义深远,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重要之举,而且对于反腐败斗争有着深层次的意义。二是从工作安排上,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必须实现三者同步、三者贯通、同向发力。就是要处理好反腐败中的纠正与防范、治标与治本、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推动“三不”长效机制的构建。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结合融入、贯通协同的工作。把所有的监督贯通起来;把监督执纪问责与监督执法处置贯通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贯通起来,统筹联动,形成合力。三是从具体构建上,要强化三者之间无缝对接和系统集成。在推进“不敢腐”时,注重挖掘“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功能。在推进“不能腐”时,注重吸收“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腐”时,注重发挥“不敢腐”的威慑和“不能腐”的约束作用。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作者:陈静   编辑:蔡阳艳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