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
2020-04-03 15:02:00  来源:学习时报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多点暴发、迅速扩散,令人堪忧的态势仍在持续恶化。其传播速度之快、覆盖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产生影响之深属近年来未有,给人类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挑战。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以及与各种因素交织并发形成的复杂局面,更加突显了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际社会要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共克时艰,既立足当下解全球疫情重大风险之急,更着眼长远治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显著不足之本,携手筑牢守护人类共同美好家园的坚强防线。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迫在眉睫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抗击疾病、战胜灾难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业的发展史。从横行几百年欧洲“黑死病”的消亡,到战胜天花、霍乱、疟疾等疫情的肆虐,再到抗击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的不懈努力,人类社会尽管有过无数的争论、踌躇、恐惧甚至倒退,但总能在总结经验中把握规律,在反思教训中“亡羊补牢”,在艰难倒逼中砥砺前行。在每个疫情席卷全球的重大关头,偏见、隔阂、犹豫的代价只能是无数鲜活的生命,理性、团结、行动不仅能够在困境中突围,而且会孕育激发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这次疫情充分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缺陷和短板。从领导体制上看,需要增加对国际领导机构的授权和支持。疫情发生后,作为全球卫生领导中枢的世界卫生组织,立即采取启动多家实验室、建立全球检测网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等重大举措,在全球阻击战中尽全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由于疫情来势迅猛、发展超乎想象,尤其是国际法授权不足或缺失,世界卫生组织在统筹调配全球力量、资源和手段等方面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从协作机制上看,缺乏优质高效的联防联控。打赢抗疫斗争,打好凝神聚力的全球协同战是关键。从体系能力上看,缺乏完善的全球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处置疫情风险连锁联动的能力处于低水平,战略科技能力、战略储备能力尤其是体系化对抗能力远未形成。

问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无视和默然,可怕的是在惊慌失措中找不到问题的根本症结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看到的是,在各方面治理赤字积重难返的困境下,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与治理体系严重滞后的矛盾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主要矛盾,治理能力不足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以落后于时代发展、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工具去应对急难险重的风险挑战本身就是重大危机。当前,全球抗疫正处关键当口,如何通过强有力的合作尽快渡过难关并将危害降到最低;当灾难再次来临的时候,如何领导、如何协调、如何推进、如何落实。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加快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改革之难

面对严峻挑战,有识之士早已拉响了警报、提出了真知灼见,但治理体系改革为何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安全治理难度大。近年来,随着跨国人员往来密切、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世界发展的不均衡、不稳定,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扩散态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古老病毒死灰复燃变异升级,一些新的病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踵而来,严重侵蚀冲击着人类生命健康的底线,患病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然而,作为与病毒斗争的最有力武器,科学技术攻关面临巨大难题和瓶颈,从精准的病毒检测,到科学的临床治疗,再到长效的疫苗防控,都需要付出倍加艰苦的努力。另外,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已陷入到一个“怪圈”:当灾难来临时,加大合作加倍努力;当威胁减弱后,在国际议程中的重要性立刻下降,甚至被地区热点问题等所冲淡。这个“怪圈”循环往复,导致解决复杂难题的长期努力变成了“救火”的短期行为,极大限制了治理的效能。

体系改革触及利益深。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不仅是卫生领域,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诸多方面诸多层次,是多元参与、利益协调、资源整合的综合体。正如柳叶刀与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报告一针见血指出的,卫生是一项政治挑战,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果。改革必然触及各方利益及权力分配,能否务实有效关键要看在团结合作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国际体系与国际机制、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国家间权利与义务、政府机构与社会参与、公共产品投入与产出等关系和矛盾,切实解决好治理的碎片化、状态的无序化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客观地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先发优势和科技优势为全球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在冷战思维、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的驱动下,一些西方政客已将崇高的卫生事业高度权力化、政治化、工具化,成为维系霸权地位、实施霸凌行为、谋求“绝对安全”的平台载体,对治理体系改革形成了明显阻力。发展中国家生存发展环境差、防控能力弱、话语权不强,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没有“造血”功能,是木桶上最短的一块。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短板都会导致外部风险的大量涌入,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风险积累到一个程度又会外溢成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安全问题。由此可见,治理体系改革之难的根本在于,要消除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平等、不公正的根源。这需要时间和相向而行的不懈努力。

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发展趋向和路径选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次疫情是重大危机,解决得好是治理的契机、转机,解决不好必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会呈现三种发展趋向:一是国际社会痛定思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去除陈疴旧疾,强化主体责任使命,将抗疫国际合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机制切实转化为立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携手筑牢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铜墙铁壁。二是团结协作理念深化,重点领域重要方面有所突破,但由于受国际关系的敏感性、多元参与主体博弈的复杂性、公共产品投入与产出的非对称性等多重因素制约,从理念到措施再到行动形成阶梯式落差,总体处于中低水平运转。三是单边主义、孤立主义进一步强化,并将政治、经济、安全上的结构性矛盾直接投射于公共卫生领域,造成正处大变局的世界系统性、结构性失衡,全球治理在艰难中长期停滞徘徊。

理想与现实交织,机遇与危机并存。究竟是哪种发展趋向,关键在于国际社会的努力程度和大国的战略选择。单边主义阻挡不住疫情的暴发扩散,保护主义也实现不了所谓的“绝对安全”,独善其身更是虚幻的天方夜谭。冷战思维、以邻为壑不仅没有出路,反会加剧风险的积聚升级。唯有牢固秉持合作安全、共同安全、可持续安全的国际合作精神和理念,力避低线、立足中线、争取高线,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才是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根本之道和务实推进的有效路径。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多边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更大领导作用,发挥二十国集团等机制沟通协调作用,加大对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元参与,形成强大合力。要发挥大国责任担当,加大公共卫生产品供给,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援助提高防控风险能力。要建立严密全球联防联控网络,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形成一体化监测预警预防网络和应急联络机制。要强化科技合作支撑,建立科研攻关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加快推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研发合作,尽快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体系化对抗能力。

中国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受益者、倡导者、推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曾无数次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私帮助,在向国际社会不断学习中借鉴经验、补足短板、提高本领。疫情发生后,中国付出了艰苦努力和巨大牺牲,始终把维护本国人民、别国在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积极、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经验、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全力提供援助,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大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有效的举措、具体的行动为全球卫生事业尽职尽责,为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孙东方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