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红色遵义,从转折点到交汇点
2021-05-08 16:23:00  来源:新华日报

遵义是什么颜色?

她是红色的,因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红色是她最具标志性的底色;她是金色的,遵义会议纪念馆里,一块块写满红军标语的泛黄老木板,闪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金色光芒;她是绿色的,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正源源不断地给遵义带来一座座金山银山。

“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时的嘱托言犹在耳。

从伟大的转折点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透过遵义的三种颜色,一起感悟她的永恒初心和坚定信念。

红色之城,见证中国革命伟大转折

遵义的街头,随处可见“红色”。

站在红军山烈士陵园门口,随着300多级台阶望上去,高高耸立在城市上空的是红军烈士纪念碑;往南一公里左右就是遵义会议会址,沿途你会看到各种指示牌,提醒你这是一座拥有518处革命遗址的城市;穿着红军服饰的团队,时不时从你身边走过,胸前的红色党徽格外鲜亮;红色景区里不时传来集体朗诵入党誓词的声音,如同一座红色之城的伴奏乐,浑厚而深沉。

1935年1月,遵义人第一次看见了红军。据记载,因为听说红军纪律严明、帮助穷人,红军进入遵义城时,城里的商民成群结队悬旗欢迎。曾遭遇“溃兵抢劫”的铺子重新开张,“伙计说王家烈的兵从来没有对他们那样客气公道。”一位红军战士在其日记中写道。

进城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如今的红花岗区老城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小楼里,召开了一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踏上木质楼梯,登上二楼,长方形的会议室里保留着当年开会时的陈设。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一共开了3天。据记载,会议气氛紧张激烈,发言的声音很高,每天总是开到半夜才休会。最终,“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今年2月初,在党史学习教育即将启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贵州考察。他强调,“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色理想,激励遵义儿女接续奋斗

“红军到,干人(穷人)笑,绅粮叫”“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不当受冻受饿受打的兵,大家当红军去!”……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展厅的墙壁上,挂着十几块大小不一的老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

如今,当年的木板已经泛黄,在灯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金色光芒。

“凡能写字的,用木炭、毛笔,用大字、小字,在屋壁上、门板上,做到每人每天至少写一条。从连队到军团的干部以身作则,自己动手写,写满整个宿营地。”纪念馆讲解员钟艳潋介绍,当年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写宣传标语的命令,标语内容大多是宣传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任务、纪律等,而这些标语也在长征沿途播下了无数革命火种。

大大小小的标语里,有的字迹稚嫩,有的甚至还夹杂着错别字,但就是这略显粗糙的历史细节,不经意间讲述着红军战士边长征边学习的优良作风。

在遵义市习水县,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红军越岭又翻山,没忘带上小黑板;小小黑板纸壳做,挂在背部后中间;黑板上面常练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横撇竖勾认真练,生字当作白匪歼;首长指导到跟前,笑问战士难不难;红军战士齐回答:拿枪还要拿笔杆!”

这些标语让老百姓了解了红军、爱上了红军、加入了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红军休整了12天,招了3000名年轻新战士,城里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日夜赶工为红军做新衣。

标语是革命的宣言,如同金子一般永不褪色。革命的金色、信仰的金色,透过黄色老木板映照进每一个人的心头,激励与滋养着一代代遵义儿女。

遵义,涌现出了当代“愚公”黄大发和排雷英雄杜富国这样的“时代楷模”。遵义,连续9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一直在这里上演。

“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发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绿色发展,书写新时代的新转折

走在遵义市中心的湘江河畔,潺潺流淌的河水离岸边不到半米。这条哺育遵义千百年的母亲河,如一条绿丝带穿城而过,缓缓延伸到远处的青山怀抱之中。青山、绿水构成了遵义最美的绿色。

遵义人喜欢在母亲河边跑步。2015年,母亲河边诞生了一个1000多人的“遵义红跑团”,队员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4岁,他们将城市的红色与绿色,用奔跑连在了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遵义的绿色是宜居的绿色,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遵义人发扬着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的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据遵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利用荒山、丘陵、缓坡地大力发展花椒、茶叶、竹子、中药材等产业。

遵义不仅是茅台酒的故乡,更是中国高品质辣椒的集散地。遵义将火红的小辣椒做成了绿色的大产业,年交易量达40万吨,实现了“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

遵义的绿色也与红色紧紧相连。

与遵义会议纪念馆一墙之隔,有一条古色古香的“红军街”,已成为遵义最火的“网红打卡地”,红色文化与黔北本土特色在这条老街上相映成趣。

不过早些年这条老街没这么出名。当年,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陈松不甘于让纪念馆仅靠门票和拨款生存下去,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纪念馆以门票收益权为质押,在原动物园、水上乐园及部分住户拆迁地上建成了这个“中国红色旅游第一街”,并依托纪念馆的客流优势,串联起附近众多红色景点。纪念馆最终实现了“产业反哺事业”的构想,并彻底免除了门票。

通过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纪念馆不断布点并扩张陈列馆。与此同时,红色文物征集、红色文化研究所需的资金也得到了解决。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00万游客到遵义瞻仰革命遗址、接受精神洗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娄山关战斗作为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红军士气,如今这里不仅是热门的红色景点,更是绿色休闲的好去处。

在娄山关古镇,公路旁旅店、饭店鳞次栉比,最有名的美食莫过于娄山关黄焖鸡,用的是遵义桐梓县花秋土鸡,而汤头则得用当地特产糍粑辣椒和豆瓣酱,里面一定还要配上最新鲜多汁的地产方竹笋,这才是绿色遵义“舌尖上的味道”。

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表示,遵义市将积极促进绿色食品工业突破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35年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时,建成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

从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绿色,已经成了遵义最重要的生产力、竞争力,更是遵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遵义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永远跟党走”的初心和使命,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记者手记>>>

86年后,对话红军“同行”

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有一块老木板,上面写了6个大字:替红军送消息,落款是“红政四”,木板上还有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这也是展出的所有红军宣传标语中唯一用白色书写的,字体粗大,格外显眼。

我看到之后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替红军送消息”,这不就是党报记者的职业使命吗?作为党报记者的我,如今不就是在替党和人民送消息吗?

我站在这块木板下面抬头看了好久,端详着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的白色大字,仿佛跨越了86年,与木板背后的红军“同行”对话,感受字里行间的初心使命。

遵义采访回来后,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长征时期红军的标语不仅写在老乡家的木板上,更是刻在了山川大地之上。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刘瑞龙回忆,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在天然岩石、房屋阶条、牌坊、石碑上,冒着生命危险,刻下了1.5万余条革命标语。

他们冒着炮火,用日行7万步的脚力进行宣传;用洞察百姓疾苦的眼力进行宣传;他们用最简短、最上口、最深刻的笔力,直抵人心、收获人心。

从老木板、山川岩石,到报纸、电视、广播,再到网页、APP等新媒体,宣传的方式与平台不断变化,但永恒不变的是“替党和人民送消息”的初心。

本报记者 范杰逊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