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探索校地全面融合,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2024-11-12 10:06:00  来源:新华日报

常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坐落在县域的高校,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持续深化校地全面融合,以“产业聚才、科教蓄才”的校企双聘人才模式创新为抓手,积极探索校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共享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科技、人才与产业相交融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校地全面融合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现实需求

高校是地方人才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生力军。通过校地全面融合,共育产业人才基地,有利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地方是高校人才发展的驱动器。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加速推进,地方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地方政府招才方面还存在“引进难、育不好、留不住”等问题,这一情况在多数县级城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往往出现侧重理论研究、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情况。如何充分释放高校的人才活力,加快提升人才与行业、企业的匹配度,赋能地方产业发展,对地方人才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人才共享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新动能。“校企双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链接高校优质人才资源,致力于帮助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政府部门陆续发文鼓励实施“校企双聘”制度,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保障机制和加强党管人才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校地全面融合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主要举措

常熟理工学院坚持融入业界办学定位,“扎根常熟、扎根苏州”,一直走“校地互动、服务地方、实现双赢”的特色校地融合发展之路。按照“高校编制、企业薪酬、机关福利”的引才思路,大胆探索,通过实施“校企双聘”等人才体制机制创新,联手地方政府和企业走出一条特色引才育才道路,建成了一支来往于学校和企业、活跃于产业和教学、深耕于科研和生产、理论实践相结合、走进教室能讲、走进车间能干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校地联动建机制,双向赋能促发展。“十三五”以来,在常熟市政府的支持下,常理工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进与常熟市政府、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输送应用型本科人才、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校地合作成果显著。“十四五”期间,常熟市政府给予1亿元经费用于支持学校平台建设和双师型人才福利保障。学校先后共建了电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和科研平台,成立了一批科教培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引培并举拓渠道,做大人才蓄水池。依托校地合作战略协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常熟市实施“引育用留”并举措施,全力拓宽招才汇智渠道,筑好高层次人才蓄水池,打造“幸福新常熟”。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用人主体与常理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从开学季到毕业季,开展“乐职虞城 青春起航”常理工学生留常就业系列活动,“同步学业”看常熟、“名企优岗”进校园、“筑巢引凤”搭平台等,多措并举鼓励、支持学生留常就业创业。同时学校出台政策,鼓励青年博士以地方挂职、参加科技镇长团、担任科技副总、企业研修、博士后进站等方式深入社会、下沉地方企业一线开展创新实践。

校企互聘促融通,最优释放人才效能。近几年,常理工积极探索与常熟地方行业企业“校企双聘”人才的创新举措,引进人才具有高校教师、企业员工双重身份,有效架起高校和企业的桥梁。企业通过“校企双聘”政策,聘用常理工博士任职公司科技副总,打通产学研用链条。近几年已有上百名博士成功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分别进驻地方的东南电梯、航天龙梦、三爱富新材料等多家企业,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百余项,推动了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发展。

校地全面融合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几点启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核心主题。通过“校企双聘”等人才共享模式,聚焦引进和培养学校优先发展、重点建设学科急需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强不同层次人才队伍的全面合作,以人才新质态推动地方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高水平开放共享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发展主线。通过地方政府和高校“引育用留”各个环节的同向发力,深化“共引、共用、共培、共育、共享”体制机制改革,“区域人才发展共同体”逐步形成,这为地方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激发全方位活力”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主要动力。常熟地方政府和常理工围绕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深化联合引才育才机制,以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为指引,全面破解影响人才共享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障碍,通过“校企双聘”等方式为人才搭建“企业和高校”“科研和育人”的双重舞台,实现了高校、地方、企业、人才的相互赋能、相互加持,真正做到人才“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

(王培君 作者为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