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擦亮共同富裕的人民底色
——决胜“十四五”系列谈⑤
2025-10-18 10:53:00  来源:新华日报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镇江丹徒世业镇吸引了大量游客,日均流量较平日激增50%以上。游客在采葡萄、住民宿、品农家菜、赏江岛美景的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11年过去,当地的现代高效农业越办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丹徒世业镇的新图景,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情之所牵。近年来,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为江苏擘画了“强富美高”宏伟蓝图,“百姓富”是重要内容;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江苏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进一步丰富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努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挑大梁”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持之以恒下功夫,顺应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明显提速、城乡融合发展态势良好这一趋势,增强工作的精准度、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促进共同富裕,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方面多办实事。解决好养老、托育、生育、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完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外部冲击、技术升级、劳动力供给增加、岗位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叠加,稳就业难度明显加大。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深入开展“稳岗拓岗”行动、大力拓展新就业领域、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同时,用足用好税收优惠、就业补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稳定就业容量、扩大供给增量、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要持续在创新文化生产机制、优化文化供给路径、推动文化业态提升、打造文旅支柱产业上下功夫,提振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等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共兴,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文经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所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江苏正以绣花功夫织就共同富裕的民生画卷。这既是我们交出的厚实答卷,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生动诠释——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胡波

编辑:任虹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