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参事 > 正文
让村书记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20-07-14 11:02:00  来源:新华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新形势下我们要着眼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要求,创新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激励、监督机制,精准施策,使村书记真正成为振兴乡村的“领头雁”。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素质和能力。要注重培训内容合理性和针对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任务要求,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擎旗手”,为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奠定理论基础。可以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农村工作等举办专题培训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需求的村书记分期分批举办,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培训效果有效性和多样性。统筹农业农村、人社、科技、工青妇等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市镇联动轮训,确保村书记每年不少于一次市级以上的集中培训;采用“你点菜、我下厨”的授课方式,农村支部书记需要什么,课程就教授什么。采用专家授课、现场观摩、体验教学、情景模拟、互动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村干部对理论的理解程度。

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要严把用人关。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公推首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二要拓宽选人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资历、行业界限,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和大学生村官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市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采用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的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从中选优选强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三要建好后备队伍。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清正廉洁、群众公认度高、热爱农村工作、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

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在政治激励方面,加大从农村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对表现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以推荐其参加公务员考试;可考虑每年确定一定比例、拿出乡镇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录村书记、主任;打破“届中冻结”,常态化制度化提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聘任其担任乡镇副乡镇长或党委委员;定期开展“优秀村书记”评选,积极推荐优秀村书记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在报酬增长方面,通过财力倾斜,提高各项待遇,确保村书记基本报酬每年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倍数。探索新的分配机制,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明确集体经济增加部分按一定比例用于村书记绩效分配,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在离任待遇方面,探索提高退职后的养老保障机制。在减负减压方面,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厘清乡镇与村两级职责权限,解决村书记“遇难不敢为、怕错不作为”的问题。完善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清理压缩农村工作职责,防止滥签“责任状”,滥用“一票否决”,切实让农村党支部书记甩掉包袱、减轻压力、轻装上阵。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振兴治理效能。一是建立述职评议制度,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卸职村干部代表,对村党支部书记每年度的工作进行评议,提高村党支部工作的公开性,帮助村党支部书记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乡镇(街道)主管领导要行动迅速,从准从快。二是健全党内外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畅通党员群众参与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能够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凡属村里的重大财务问题,村民关心的重大项目、热点问题,都应及时、全面、准确地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向党员干部群众公开。三是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特别是在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农村,由具备一定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并熟悉本村事务的离任的优秀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监委会主任。按照“收集意见、提出建议、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的方式实施监督,重点监督决策事项是否发扬民主符合民意,村务公开是否及时、全面、真实,村集体资产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干部履职任职及廉洁自律情况等,使村书记的权力在监督制度下规范运行。

葛雪梅(作者单位:盐城市委党校)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