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历史性关键节点时期。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重大命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丰富拓宽内涵,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常态化的背景下,需要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此推动经济增长,“六稳”“六保”,特别是把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高度重视就业。调整就业结构。坚持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并重,更加重视更高质量的就业,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化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变化可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效率。提升国民经济劳动生产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人的创新活力。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实施义务教育向前(高中阶段)或向后(学前阶段)延伸,实现教育均等化,从第一轮的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转变。做好在职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提高劳动报酬。建立健全工资水平与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高职工收入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数量。
建设科创型城市。更大力度支持创业创新,更加注重要素的组合创新,在创新模式、创新业态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创新发展方面更加注重小众化和个性化,推动创新模式的转变。探索开展适应性创新发展,打造“从0到1”的产业,打通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关键环节。
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需求
从人的需求出发,合理划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体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美丽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
生产空间。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着人来抓工作,聚焦人的生活、人的就业、人的居住环境改善等多方面思考经济发展的思路,通过就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更广泛的就业,合理预测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数量、劳动力结构,形成(人口—就业—产业—人才—产业)就业层次与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的闭环。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开发,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实行人地挂钩政策,人口密集地区,用地规模要扩大,效率要提高,确保新增建设用地产出不下降。
生活空间。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突出公共服务供给,适度扩大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设计和创新社区建设。通过市井生活和创新街区唤醒城市活力,让城市有烟火气;通过生活集聚留下新居民和年轻人;通过小尺度、慢生活节奏、步行化设计,形成有活力、有内容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提高城市温度。
生态空间。着重体现绿色、自然,建设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总体要求生态空间不减少。突出江苏的水韵特色,统筹江海河湖协同发展,彰显地域景观风貌。展现大江风貌和城市连绵景观,集经济、生态、人文和谐发展的特色风貌;沧海桑田、广袤无垠的滨海湿地孕育了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全景展示“生态绿+海洋蓝”;传承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历史文脉,发展城镇、文化、生态三带。增加绿化空间,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绿道,还要保留自然生态空间,在江淮、里下河地区建设江苏的绿心绿肺绿核心。保持生物多样性,种群、群落,不仅仅是种树,还有自然的湿地、灌木等,做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品质生活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十四五”时期的关键点。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站稳人民立场,带着情怀为老百姓办实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因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方向指引。“十四五”时期要在八个方面大力补齐民生建设短板,包括发展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林康(作者为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