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然而,基于生活习惯为用户量化打分的“新健康码”设想,却遭到了强烈的质疑。科技还是那个科技,人们却从支持转为反对,其根本症结指向了科技伦理。
个人生活属于隐私范畴,对生活打分涉嫌侵犯隐私。使用这样的健康码,有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有人调侃大数据广告可以更精准地“轰炸”;还有人质疑这会左右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不妨从纠偏的角度,假设这个构想中的“新健康码”广泛运用,看看它除了好处之外,可能会对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开始也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本公司招聘,需应聘者的健康码80分以上;本人征婚,仅限健康码90分以上之人。以前涉及到竞争也会有各种硬性要求,而这些指标往往是定性的,更看重综合条件。但当要求量化为数字指标,则必然会让一些人连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长此以往,社会就会产生“唯分数论”的倾向,人们在得分之路上逐渐习惯于整齐划一的人生,社会的多样性开始萎缩。
进一步发展下去,对分数的追求会更极端。一些人够不上高分层级,很难摆脱生存现状。对低分者的歧视开始客观存在,分数犹如鸿沟加剧着阶层固化。而打分体系也是由人制定,可能不够客观或公正,使得社会更容易受到少数人意志的影响。
最让人担心的,则是人生数字化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科技进步到一定阶段,一切生物特征都可以数字化模拟,健康有码,相貌有码,品德有码,性格有码,基因有码,人不再是具体的、鲜活的、有温度的生命体,而是一串准确的、冰冷的数字。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认为“再美的雕像也不如鲜活的姑娘”,这反映着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当人生被数字完全定义之后,社会伦理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能否放弃肉体活在电脑里?AI也是数字,它有没有人权?能否根据数字特征决定人最适合的职业?人是否生而不平等?……这也许进入了科幻的范畴,但它对科技发展之路的启示意义,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要数码生活,不要数码人生。数字科技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社会面貌,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便利。但把人生数字化,至少对今天的人类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启示我们,数码科技在具体应用中,一定要更加注重社会效应和潜在的影响,将其保持在社会共识允许的轨道之内,在创造价值和弥合矛盾之间找到平衡。也许,当《流浪地球》《三体》那样的终末场景到来之际,人类必须要有所取舍,通过人的数字化来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存概率。但至少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请允许人们拥有“不那么健康生活”的权利,保留一份自在生活的纯真。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