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正文
修复和重塑经济治理体系
2020-05-21 17:42:00  来源:新华日报

近期我省各地以重大项目推进为抓手,在“新基建”和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为下一轮经济发展储备了能量。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修复和重塑经济治理体系则显得更加重要。

疫情带来的破坏是多方面的,产业链的破坏是其最显著之处,而在其背后的则是市场关系的破坏、价值链的破坏。疫情下市场关系被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防疫隔离的要求下,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得不到充分满足。其二,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可能使得整个产业链发生断裂,不能提供最终产品。其三,处在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有大小、强弱之分,某个特定企业出现问题,都可能成为产业链的短板而导致产业链脱节。其四,即便供给产业链是完整的,可以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但需求方(国内和国外)或因隔离、或因购买力不足,无法形成正常的市场关系。

理论上讲,产业链之所以能运转,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竞争、合作的结果。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必须从重建市场关系入手。市场关系是供给和需求的总和,供给者和需求者之所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是因为双方都可实现其利益。市场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存在自由的价格机制和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由此而形成价值链。在市场正常作用的情况下,市场有自我纠正和修复的能力。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已经超出了市场自我纠正和修复的范围,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市场会因主体尤其是弱小的主体受到伤害而萎缩,失去经济发展动力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市场供给主体方面,政府的作用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水平,以维持其正常经营。在这方面,财政手段主要是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金融手段主要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和政府直接通过某些平台进行资金支持。二是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和协调,如某些地区实行的产业“链长制”,以弥补市场在产业链构建中的“失灵”。

在市场需求主体方面,政府也有两个作用的方向。一是政府通过直接成为投资主体,通过新基建、5G建设、老旧小区更新等形成市场需求,以带动就业和其它产业发展,维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二是通过财政手段,以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带动特定人群在特定领域的消费(如发放旅游消费券),或直接对特定人群发放生活补贴,以拉动消费。

客观来说,在疫情发展的特定阶段,政府在经济治理体系中应该也必须起着引领作用,以修复失灵的市场,形成发展的动力。但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双刃剑。过多、时间过长的干预,特别是直接干预,需要大量的行政成本。财政手段的过量使用,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政府负债,产生债务风险;金融手段的过量使用,有可能导致货币超发,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过多,有可能产生产能过剩等问题,给未来发展造成麻烦。因此,必须对整个经济治理体系进行超前规划。

在现阶段,政府应将政策手段的应用通过适当方式传导到企业和市场,修复和完善市场,而不是试图取代市场的作用。一是尽量减少直接干预。在非常阶段,要对政府进行的干预进行科学分类。能通过环境优化让市场起作用的,尽量不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尽管起作用的时间可能有所推迟,但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二是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全局性的,但解决的方案要有极强的针对性,防止大水漫灌,实行精准施策。中小微企业普遍遇到了困难,但产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沉下去,进行深入调研、精细分类。与政务公开相比,这项工作难度更大。三是要拿出深化改革的方案。疫情之后可能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国内价值链因信息技术的改进可能进行重组,国际价值链因为地缘政治的变化可能呈现出新的形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深化改革,以新的经济治理体系应对今后发展中的问题。

蒋伏心(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