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正文
从淮海战役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
2020-12-01 07:47:00  来源:新华日报

70多年前的淮海战役,是一场气壮山河的战略决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在抗击疫情这场决战中,江苏儿女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用奋斗和牺牲竖起了新时代听党指挥、敢打硬仗、团结会战、为民率民的精神丰碑。

听党指挥。一场淮海战役,让我们看到了军委管总、前委指挥、支部建在连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威力。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安排、亲自部署,江苏有令必行、果断决策,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特别是流动人口大省,江苏尽管自身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的力量都十分紧张,但大战面前一切听从中央指挥、一切服从全国大局,派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援鄂苏军”,全力调拨支持全国防疫物资。实践充分证明,江淮大地上,淮海战役的冲锋号角始终在激荡回响,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始终是江苏人民的英雄本色。

敢打硬仗。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无论是总兵力还是装备武器、补给保障等都远远弱于国民党军队,但就是在这种悬殊对比下,我们敢打、敢战、敢拼,取得了一场大胜完胜的“真正的奇迹”。相对于战争中实力对比的清醒认知,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我们面对的更多是“未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江苏干群没有恐惧畏惧、只有知难而进,没有逃避躲避、只有逆行冲锋,充分展现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苏大强”一面。江苏仅用一个月时间基本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再用近一个月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第三个月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而这一切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治愈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仅10个月,并在无锡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双肺移植手术。不仅如此,全省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这一系列“战绩”“战果”,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次考验、每一场战斗,我们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团结会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淮海战役中,正是有了两大野战军、两大军区以及地方武装的联合作战、同仇敌忾,才取得了这场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的最后胜利。这场抗疫斗争,实际上就是一场党中央号召部署,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举国大会战。在这场大会战中,江苏尽锐出战,既参与救援武汉的大会战,又独自承担黄石的保卫战,此后又参与了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歼灭战。江苏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大战面前勇于冲锋,每个城市都有独当一面的实力,就像淮海战役里每个纵队,能分能合,分开来能打胜仗,合起来能打大仗。如果我们把目光再聚焦到江苏抗疫的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就会看到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发着自己的光,这些荧荧之光汇成了照亮我们前进的熊熊之火。

为民率民。陈毅同志曾说,“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据统计,淮海战役共出动民工543万人,他们不止是运输队,还是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部队,当时民工中有句口号“队伍打到哪里,支前就跟到哪里”。70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江苏创造出“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的战术打法,是为民率民的新实践。江苏近30万名网格员中,有的是党员,他们身先士卒、争当表率,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一起投入战斗;有的是普通群众,居家战“疫”齐加油,戴起口罩勤洗手,成功把病毒“闷死”“堵死”;有的是志愿者,主动加入战“疫”队伍,在城乡社区走访排查、义务服务。疫情无情,人民有情,在江苏城乡大地上,我们分明看到了淮海战役中“独轮车”队伍的身影。

“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就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必将在淮海战役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的浸润下,不忘来路、不畏前路,愈战愈勇、砥砺前行,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崭新征程上,高高挺起精神的脊梁。

薛梦莎(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办)

编辑:王逸男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