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学林 > 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青年的源头活水
2020-04-28 08:11:00  来源:新华日报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切中肯綮地道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如今就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而言,普遍存在“偏物质”而“少文化”,强调办学条件而忽视学科设置与师资力量建设等问题。如何解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儒家礼乐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高校的思想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国学大师梁漱溟曾在《华夏美学》中阐述了礼乐文化对人生的意义,“人类远离于动物者,不徒在其长于理智,更在其富于情感。情感动于衷而形著于外,斯则礼乐仪文之所以出,而为其内容本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示: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儒家礼乐思想汲取营养,创新更好的思政教育方案,实现儒家礼乐思想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今日再谈儒家礼乐文化,不强调以“礼”确定人的社会身份,以“乐”规范人的行为,而是以“礼乐精神”来陶冶人的心性与沟通人的感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要发掘它的德育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懂得做人。当前,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本科教育更应回归“人的教育”。

礼乐文化在个人、社会、国家等领域不同的表述,给“人的教育”以丰富的启示。在国家层面追求“德政”,在社会层面向往“和谐”,在个人层面,礼乐文化强调的是情操的陶冶,美德的培养,人格的完善以及人的多方面发展。在《礼记·学记》里也有类似表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可见,礼乐文化不仅主张以仁、德润身,也关注个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在这个方面,礼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存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礼乐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让高校思想教育烙上了民族的印记、传播了传统文化,而且使得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具体的行为取向产生了积极的改变。《礼记·礼运》中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重点在一个“公”字,这句话就是在倡导以公德战胜一己私欲,强调人们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为更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儒家礼乐文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儒家思想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孔子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孟子也谈到“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些观点有利于学生完成由受教育者到自我教育者的身份转变。在德育方面,孔子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论语·颜渊》)“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一方面指个体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群体的美德,从而使自我发展的狭窄面扩展到了整个人群和社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强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这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而且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儒家礼乐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命题的思考,出发点在于将儒家礼乐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塑造为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礼乐思想精髓,必须做到坚持辩证、尊重主体、把握渗透、创新方法相结合。高校要积极探寻儒家礼乐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必须对当前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实效性做出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就教学内容实施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及常态性等问题要做出正确的归因。

答好“融”命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融入传统文化的人文环境。校园平台、网络舆论等各种媒体进行正能量宣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在科研师资、课程设计、教材编制等方面融入礼乐元素,丰富载体扩大覆盖面。二是以课堂为平台,构建儒家礼乐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互动机制。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背景下,儒家礼乐文化的融入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从而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关注时代、贴近学生、注重方法与思维导向。三是以践行为媒介,培养自觉意识。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儒家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以项目活动为媒介,采取传统文化观览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围绕问题去思考,联系问题去讨论,解决问题求真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儒家礼乐思想是这股活水的“中流砥柱”。在新时代语境下,答好儒家礼乐思想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命题,要立足于当今时代特征及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一套契合高校人才培养实际、能够落实于大学生生涯全过程的礼乐思想育人体系,实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双赢格局,让“源头活水”滋养青年茁壮成长。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本文为2018年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礼乐思想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18MLB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日晨   编辑:厉欣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