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正文
项目化管理完善组织工作执行体系
2020-05-22 10:49:00  来源:新华日报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握“狠抓落实”主基调,健全完善组织工作执行体系。淮安市委组织部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三个五五”基本布局为主线,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要求,把组织部门重点工作具化为一个个项目,推动组织工作精准落地、有效落实。

树立项目导向,推动执行“有的放矢”。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必须在把握规律、巩固提升、创新突破、健全完善、建强队伍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推动组织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拓新境界。树立服务大局导向。把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与建设好周总理家乡结合起来,找准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巩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打造优良人才生态,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重点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实现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树立解决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针对一些领域“两个覆盖”不充分、基层党员干部治理能力不高、干部队伍系统性交流和多岗位历练不够、引才聚才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强化系统创新、集成创新、制度创新,特别是针对市管企业布局、法人治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弊端,加快推进市管企业重组整合,成立市文旅集团、大运河办等,规范市管企业班子配备和管理。树立典型引路导向。启动恩来干部学院二期建设,积极参与中组部“国字号”重点调研课题,擦亮学院党性教育基地“金字招牌”;探索抓好外企、台企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着力打响“党建看淮安”工作品牌;实施以“名校优生”选聘为引领的青年基础人才储备工程,持续推进“512”年轻干部培养计划,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力求通过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做细做实基础工作,做优做亮创新工作,做深做精特色工作,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的工作品牌。

优化项目运行,推动执行“有条不紊”。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实施项目化管理有助于厘清工作思路、把准主题主线,实现组织工作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从经验做法到长效机制的持续拓展提升。立足主责选题立项。基层党建方面,创新构建以实施基层干部动力提升工程、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工程、党员细胞活力提升工程、企业发展党建助力工程和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4+1”工作体系;干部工作方面,聚焦下轮县镇换届,加强干部队伍常态化分析研判和结构性干部培养储备,健全选贤任能机制,选优配强各级班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人才工作方面,在打造拴心留人环境上下更大功夫,充分挖掘培养本土人才,引导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推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细化分解推进实施。将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部署和年度工作要点、服务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目标任务书分解为贴近实际、简便易行的具体项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明确每个项目的牵头领导、责任处室、推进措施、时序进度和预期成效,切实把项目作为展现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新气象新作为的重要手段,整合多方力量,强化支撑保障。放大效应巩固拓展。项目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对其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时提炼、加大宣传,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组织工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有效。

压实项目责任,推动执行“有规可依”。推行项目化管理是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创优的有效手段。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归根到底在于广大组工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强化组织领导。制定《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不断完善组织工作执行制度,提升组织工作执行水平。强化履职历练。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坚持把项目作为组工干部提升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的“训练营”,完善项目会办与务虚研讨、项目调研与组工讲坛等载体,引导组工干部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帮助组工干部提高政治能力和业务本领,以高标准严要求练就担当之才、成事之能。强化督导推进。加强对项目的分析研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召开项目推进会,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将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列入组织部门工作督查督办内容,定期召开部长办公会,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对项目的推进落实提出指导意见,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强化考核评价。每年底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盘点年度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一项一项过堂,一件一件交账。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责任人要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坚持把项目实施情况作为评价处室工作和相关工作人员绩效的重要依据,作为组工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张长金(作者为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