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意义重大。必须把握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制度自信教育效果。
当代青少年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中成长,呈现出与父母前辈不同的鲜明特点。他们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拥有平视世界的眼光,拥有以国家兴盛、个人发展可期为底气的自尊自信。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青少年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具有天然优势,“后喻文化”特征凸显。在全球化和社会思潮激荡中,青少年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想更加多元,个性更为鲜明,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斜杠多面,不喜欢被贴单一僵化的标签。常态情况下的崇尚自由、追求自我,与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的自律担当、勇敢无畏并存;大部分人的积极进取、奋斗打拼与少部分人的佛系散漫、茫然打盹并存。爱国主义情感昂扬的同时,也有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的渗透;家国情怀涵养的过程中,也有精致利己主义的侵蚀。
加强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需要准确把握其思想状况和认知特点,需要克服传统思想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如教育实践载体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知识和理论灌输较多,现实案例解读阐释不多,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关注,缺乏对青少年思想困惑和现实需求的解答回应;话语体系不够鲜活,缺乏与青少年的平等交流、理性探讨;在意识形态斗争方面,针对不良思想思潮的渗透,缺乏有针对性的反制和建构等。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加强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首先要加强理论阐释,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把握思想教育规律,做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化性宣传阐释。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底蕴、文化根基和丰富内涵,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旨归、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汲取历史养分,在历史比较中增强自信,彰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背后的制度支撑。其次要打造丰富载体。要改进方式方法,通过打造丰富载体,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开展坚定制度自信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短视频大赛等,引导青少年自己去体悟抒发、研究阐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加强主题新媒体作品生产和传播,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青少年身边的鲜活事例、青少年喜欢的时尚元素,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开展潜移默化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教育。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加强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少年深切感悟和体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制度优势。第三要注重实践参与。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参与的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国情考察参观,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等岗位建功活动、青年创新创业活动等,帮助青年成长实践、增加阅历、提升能力。打造青年社会融入支持体系,促进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加强青少年仪式教育,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园等,接受沉浸式教育和洗礼,感悟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奇迹。在实践参与中,让青少年切身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李义翠(作者为共青团淮安市委书记,省委党校第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